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古代).doc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古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古代)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古代)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安徽部分示范高中9月联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 A.汉代察举令地方官推荐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B.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C.唐代进士科所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杜佑认为进士科“主司褒贬进士,实在诗赋”亦即选官时注重诗赋,造成“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也就是士人们很少论及国家事务。作者认为其弊端是“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也就是脱离现实,学不致用。C项符合题意。ABD与题干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 2.(2016·安徽省黄山市高考历史二模) 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 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做官,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在这个由规定内容、规定模式组成的考试行动中,知识分子首先丧失了独立存在的可能性,进而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和以前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可以相对公平地进入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科举制考试内容限于儒家经典,使知识分子逐渐轻视了科技,影响了科技的发展,故B项错误;因为科举制给更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发??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形成中国传统重视读书的风气,故扩大了知识阶层队伍,故C错误; 读书人通过考试做官,刺激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故D错误. 【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2016·安徽太和中学第二次月考)《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梁朝的士大夫“出则车舆,入则扶侍……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嬴气弱,不耐寒暑”,在仓猝变乱中坐以待毙。该记载可用于说明南北朝时期 A.叛乱寥寥无几 B.气候反常恶劣 C.人民体质赢弱 D.选官存在弊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述的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选择官员的标准是出身门第,结果造成了累世公卿,士族阶层的形成,才出现题干中士大夫的羸弱的状态,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4.(2016·安徽宿州第一次质量检测·28)4.宋代谏官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 B.助推耳目机关分化相权 C.致使皇权达到顶峰 D.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谏官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无需证据确凿”“奏弹不实……不必受到惩罚”“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可知,谏官、御史奏弹不实不罚,不奏弹则受罚,易导致权力滥用,故A项正确;宋代相权分归二府三司,不涉及监察权,故B项错误;皇权达到顶峰,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故C项错误;宋代谏官、御史不是直接监察地方的,故D项错误。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监察制 5.(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白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D.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 【答案】A 【解析】商业管制背后反映的是官营垄断,进行官营垄断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长期这种政策能够因循沿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的稳定虽然是一个目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故B项错误;本身这种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