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设计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管理的指标运作思路
如何设计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管理的指标运作思路
很多企业面临着这样的尴尬现实:一方面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又不清楚如何正确实施绩效考核;一方面深知传统人事考核的弊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继续操作以“德能勤绩”为指标设计主线的人事考核。问题的关键和企业的困惑在于,我们如何设计出一套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量化的成果衡量指标有缺陷 传统的绩效衡量指标大多从财务、生产与业务等三个容易量化的层面着手,通常是被视为控制企业行为与评价其过去绩效的主要工具。但现在经营环境日益严苛,仅靠量化过去绩效的层面已不足以协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对一个组织而言,顾客、创新、学习与成长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所以,近来企业在运用绩效管理机制方面,大都提出建立一个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绩效管理制度,并一致提出了用平衡计分卡来衡量组织的绩效,这弥补了传统衡量指标只关注过去绩效的弊病,同时也引领企业关注自身的成长和未来。 但无论是传统的绩效指标还是平衡计分卡的运用,都是以“成果为基础”的评价方式,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影响可量化目标达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其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即员工的工作意愿和行为因素决定了员工个人的绩效表现。如果没有把团队合作、主动性、持续学习力、成果导向、创新意识等设计为相应的行为指标,去衡量员工的行为表现的话,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绩效的最佳发挥。 绩效是行为和结果的综合体 既然绩效的实现离不开行为的过程,为何企业没有重视行为指标的设计呢?首要的原因是行为指标不易具体化与量化,而绩效评价的结果又往往与薪酬、奖金、岗位调配、培训开发等员工个人权益紧密相关,如评价只能依据定性的判别,不然会加剧企业内人际关系的矛盾,激发经营危机。因此,大多企业宁愿以成果容易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绩效表现;其次与企业文化构建有关。很多企业未曾建立有效的企业价值观体系和完善的职位说明,所以企业倡导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群,犹如盲人摸象,不知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然无法设计出吻合企业实际的行为指标了。 如何设计绩效指标体系 构建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衡量指标是关键,指标的设计应包含“行为指标”和“成果指标”。成果指标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重在业绩的改进和提升,要求全部量化,宜细不宜粗;行为指标包含员工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核心技能和企业的价值观,侧重在长期表现,大多为定性判别,宜粗不宜细。 一、指标的设计思路 1.成果指标的设计思路。在设计成果指标的时候,企业必须明确:是哪些原因导致企业实现可赢利的销售、拥有优秀的员工并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因此需针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及企业仔细分析,确定对公司至关重要的关键成功要素,然后对这些要素进行审核,再为每一个关键成功要素建立若干关键绩效指标,并分解至各部门执行。如表1所示: 成果指标的设定要遵循目标制订的SMART原则,即明确的(Specific)、可评估的(Measurable)、可达成的(Achievable)、相关性(Achievable)与时间性(Timeliness),并且是以客户为中心和以竞争对手为标杆的,要求能做到全部以量化指标来衡量。值得注意的是,关键绩效指标的量不宜太多,一般控制在7个以内,指望什么都考,反而什么都考不好。 成果指标可分两大类:一是策略性,一是执行性。策略性指标由上而下,指由公司关键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至部门,部门分解至岗位的过程;执行性指标由下而上,根据所属岗位职能,先由自己制订,再和直属经理人核定的过程。执行性指标的制订应能保证实现部门的策略性指标。 2.行为指标的设计思路。行为指标的设计包括职位所要求的核心技能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必须基于两个前提:即完善的公司价值观体系和职位说明书,设计的主线也由此展开,如表2所示: 行为指标的设计除公司的价值观是大家一起要求共同遵循,评价标准确定为一致的外,要区分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行为指标,如“培养他人”、“激励他人”、“确立工作重点”等行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而一般的员工就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