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公开课].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公开课]

? “文明礼仪”我能行校本教材 ???????????????????????????第一课 ??? 校园尊师礼仪 (1)校门口见到老师主动敬礼问好 (2)进出校门及下楼梯给老师让路。 (3)进办公室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用“请问”,老师答后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老师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的管理,不顶撞老师。 (9)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队礼问好。遇见两个以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放路队时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体同学队礼问“老师好”。 (10)老师在办事或别人在交谈时,不要随意打扰老师,等老师办完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第二课 学生对老师的礼仪? 尊师是我国传统的美德。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被称为“全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如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程颐为师,有一次他俩去请教老师,正逢老师午睡,为了不惊醒老师,俩人站在门外雪地等候。当老师醒来时,雪已有一尺深,杨、游二人遍身是雪,仍然恭敬地站立在门外,这就是“程门立雪”的尊师美谈。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学杨、游,但作为学生应对老师有一定的礼仪: 1、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的辛苦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使老师得到安慰和喜悦的了。老师的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小树成材,桃李满天下”,是教师辛苦劳动的最大偿付。 2、尊重老师的人格。古人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教师谈话时,应主动请教师坐,若教师不坐,学生应该和教师一起站着说话。同教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教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教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 3、注重礼仪形式。见到教师应问好、行礼;下课要起立迎送;进教师办公室时要轻轻叩门,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到教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乱动教师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学生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班主任、辅导师,对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包括医生、清洁工也应讲礼仪。 第三课 校外尊师礼仪 在校外遇到老师时,要主动向老师问好。不要故意绕道而行或假装没看见。 不应对老师的衣着或相貌评头论足,不要拿老师的习惯动作在同学中去模仿或取笑。 老师来家访时,应热情接待。老师和父母谈话时,应在一旁静静地听;老师家访结束后,要向老师表示感谢。 节日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不打扰老师休息)打电话或到老师家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第四课 尊师礼仪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终身保持尊师的品德。 尊敬老师,首先应该尊重老师的劳动。因此,我们要认真听好每节课,圆满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尊敬老师,还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中,如:早上,中午进校遇到老师,要主动行礼问好;上课起立问候,认真听讲,举手答问;和老师交谈,认真聆听,不随意插话;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不大声喧哗;拜访老师时,尊重老师的习惯;处理问题与老师有分歧时,不冲动,适时与老师沟通。 离开办公室,要向老师道别。要特别强调的是,不可乱翻老师的东西。 第五课 古代的尊师礼仪 1.孔子厄于陈蔡之间的典故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藜羹不糁(sǎn )。宰予备矣,孔子弦歌於室,颜回择菜於外。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2.尊师的形成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圣人是觉悟了“道”而与“道”为一的人,是“道”的理想人格形象。老师则是“传道”者。尊重“先圣先师”,实质上是“敬道”。就尊重老师而言,“尊师”是“敬道”的延伸,“尊师”礼仪也应该说是“敬道”仪式的一部分。 3.礼仪的作用 仪式创造了一个超越日常互动的特殊时空,传统的维持以及创新能够在其中发生。 它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