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从高考来看,对思想内容的考查就是对诗歌的情感考查,至于观点态度,时有考查,但不是太多。诗歌总是要表达一定情感的,所以古诗鉴赏总是难以避免考查情感,因此,此考点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情感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念离愁与寂寞孤独型。 此类情感最为常见的。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并且通信不便,难以沟通与交流。所以诗词中的思念离愁与寂寞孤独是一个普遍的话题。;2.愤世嫉俗与怀才不遇型。 对统治者不满,抱怨无人赏识,个人事业与理想无法实现。南宋的辛弃疾写的不少词都是这一类。;3.清高脱俗与蔑视权贵型。 古代文人自视清高,常常会抒发这样一些感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身清高的操守。如李白的诗不少都是蔑视权贵,标榜自由独立的。;4.同情人民与忧虑国家???。 如杜甫的不少诗都把笔触指向人民,关注人民的疾苦,对百姓生活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另外一类诗就是借咏叹遗迹或历史教训警告当朝统治者要收复失地,关注民生,不要贪腐等。;5.自得其乐与惜春悲秋型。 一些古代诗人不去关注社会与国家,而只是把情感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当然他们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在官场打击或备受挫折后的无奈选择。寄情山水、登高览胜、归隐田园、惜春伤秋等等。;6.奋发有为与建功立业型。 在盛唐时代有一些诗人,其诗充满朝气,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一些边塞诗就属于此类。;20010年全国大多数高考试题都专门设题考查。常见设问方式有: 1.诗中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3.这两首诗中的情感有何不同? 4.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主要是针对诗中的相关诗句来思考,抓住关键的词语,特别是那些表动作或心情的词语,诗人情感往往寄寓其中。此外必要时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的独特情况。;例如南宋的诗词一般会涉及到收复失地、报国无门或抗战的坚定信心等方面的情感,但这种情感作者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来,他会借助某种景物或事物来表达,但要认识到这种景物仅仅是一种依托物,读者还是要结合时代及作者等方面来判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也即托物或借景等来表述。此外,注解非常重要。; 春 日 □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抓字眼。如“韶光匆匆”“落花风”可暗示出惜春之情。“无赋招魂”“且排”都暗示了诗人的忧虑。②明写法。律诗的上下四句之间,以及词的上下阕之间,一般都是上为铺垫,下为真正的中心所在。;上段一般是写眼前之景,下段写心中之情。所以下阕往往是针对国家命运、个人前途所抒发的情感。③看注解。本题中的注解①就明显暗示出本诗是对国运衰微的感叹。;【答案】 “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要明确诗词中情感的变化,首先要确定情感的起点,然后再寻找情感变化的转折点,最后再落实情感的落脚点。关键是要在诗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所以仔细思考关键词语的意思,才能发现情感的变化。;摸鱼儿① □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 ①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62)。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一腔恢复中原的抱负不能尽情施展,于是写下此词抒发胸中的郁闷与感慨。②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  词的上片,以“春去”作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还是抓字眼和关键句,上阕的“匆匆春又归去”就显示了作者的惜春之情,下面的句子就接着就出现了“惜”字。下面的“尽日惹飞絮”就显示了作者的“怨”,前面也直接出现了“怨”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