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十二) 工业与城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检测(十二) 工业与城市

PAGE  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6 页 专题检测(十二) 工业与城市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省工业布局呈现分散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就是在各个地区出现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分散地分布在11个地级市。而各个地级市的工业又分散在不同县市,形成不同层面上的工业布局分散化。同时,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独立且各具特色,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表现为“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总体上呈现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化特点。下图示意2000~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 (1)简述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的特点。 (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简述原因。 (3)在浙江省城市化道路选择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方面,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持续上升,但二者始终存在一定差距,而浙江省工业集聚程度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第(2)题,浙江省走的是分散型城市化道路,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是大多数农村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第(3)题,可以从工业集聚、工业化、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 答案:(1)浙江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始终存在着一定差距,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化水平。浙江省工业的集聚程度明显偏低,2000~2011年基本都处在20%以下,工业布局分散化程度高。 (2)工业化模式决定城市化道路,浙江省的农村工业化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决定了浙江省的城市化道路是以小城镇为发展重点的分散型城市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农村人口集中到大城市明显不同。 (3)优先发展中心城镇;打破行政壁垒,引导工业集聚;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完善政府职能,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河北要帮助北京疏解部分非首都功能。但河北省是该区域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与北京和天津相差甚远。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近些年,河北省产业集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下图是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与产业集聚示意图。 (1)京津冀一体化对北京市有何积极影响? (2)分析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分析河北省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4)目前河北省致力于产业集聚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河北要帮助北京疏解部分非首都功能”这一信息,从经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河北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距北京近,而且较北京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第(3)题,结合图中曲线分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二者相互促进。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支持与否皆可。支持则从产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加强产业间的协作、形成规模效应等方面分析,不支持则从产业集聚容易导致产业间争夺公共设施、加大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可以促进北京经济发展;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状况、住房紧张问题;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 (2)河北省距离北京近;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廉价等。 (3)产业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发展,二者相互促进。 (4)支持。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交流和人力资源、公共设施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提高了劳动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强劲的带动作用,使城市综合实力得以提升。(不支持。过度的产业集聚导致产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反而阻滞了城市化进程;加剧环境污染,使城市化问题加剧。)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材料二 鄱阳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等水冲积而成;位于115°01′E~117°34′E,27°32′N~30°06′N,面积38 760.6 km2,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1)分析图示地区城市众多,集中分布形成跨区域城市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鄱阳湖平原成为我国“鱼米之乡”的条件。 (3)近年来,鄱阳湖也出现了面积大幅萎缩、蓝藻暴发频繁等问题,试分析原因。 (4)鄱阳湖流域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第(1)题,结合城市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