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
第二章 焊接电弧
2.1电弧斑点是电弧燃烧过程中的产生的一种现象,出现在电极和母材上,它的形成与电极及溶池区域导电性能有关。
阴极斑点:钨和碳等高熔点材料且电流较小,或铁、铜、铝等低熔点材料作为阴极,在电弧温度不能使电极前端全面积产生热电子发射的情况下,电弧导电通道将主要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该区域电流密度、温度、发光强度远高于其它区域,称作阴极斑点区
阳极斑点:当采用低熔点材料作阳极时,一旦阳极表面某处有熔化和蒸发现象产生时,由于金属蒸气的电离能大大低于一般气体的电离能,在有金属蒸气存在的地方,更容易产生热电离而提供正离子流,电子流更容易从这里进入阳极,阳极上的导电区将在这里集中而形成阳极斑点。
2.2惰性气体中的电弧在金属板作为阴极的情况下,阴极斑点在金属板上扫动,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使其露出清洁的金属表面,称之为阴极清理作用(氧化膜破碎)。具有去除氧化膜的作用(氧化物的功函数比纯金属要低)。
阳极斑点形成条件:当电弧燃烧不能在阳极表面的全面积上形成均匀的电流通道,将在阳极上的某一局部区域形成主要的电流通道,电子将主要从此处进入阳极,不使弧柱压降受到大的影响,保证弧柱能量的最低消耗。阳极斑点的形成条件之一是金属的蒸发,当金属表面覆盖氧化膜时,阳极斑点具有自动寻找纯金属表面而避开氧化模的倾向。
产生情况:母材作为阳极,小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母材上不能形成连续的熔化,将在母材上电弧的后面形成阳极斑点;大电流焊接,形成了较大的熔池,但由于熔池金属蒸发情况的变化或合金元素的蒸发,将在熔池内部形成阳极斑点。
2.3最小电压原理:在给定电流和周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其导电区半径(或温度),应使电弧电场强度具有最小的数值。即电弧具有保持最小能量消耗的特性。
2.4电弧的静特性,又称为电弧的伏安特性,指的是一定长度的电弧在稳定燃烧时,电弧电压与电弧电流之间的关系。
2.5电弧的静特性曲线
负阻特性区:小电流的TIG 、 SAW
平特性:SMAW、大电流的TIG
上升特性:MIG、CO2
2.6电弧力及其影响因素:电磁收缩力(电弧静压力),等离子流力(电弧动压力)斑点力,爆破力,熔滴的冲击力
2.7交流电弧的燃烧特点:1 常用的交流焊接电源为50HZ的正弦波,电弧电流每秒钟100次过零点并改极性。2 电弧电流过零点,电流瞬时为零、电弧熄灭,下半周需要重新引燃。再引燃电压比冷态开始焊接时所需要的引燃电压要低。3 当电弧的两个电极材料不同时,由于电子发射能力不同,电弧两个极态下将流过不同的电流值,即电弧和回路中出现正负半波电流不同的情况(差值称为直流分量)
2.8交流电弧的电弧产热与电弧力特性:交流电弧的产热与电弧力特点居于直流正接与直流反接两者之间。GTAW焊接,对于钨电极而言,作为阳极时的热输入量要大于作为阴极时的热输入量,当钨电极作为阳极时(直流反接),钨电极很容易被熔化。
2.9电弧的刚直性(挺直性):电弧作为一个柔软的导体抵抗外界干扰,力求保持焊接电流沿焊条轴向流动的性能。这种性能是由电弧自身磁场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磁收缩力。电流越大,电弧的刚直性就越大等离子流力、高速气流、保护气流的冷却作用都有助于电弧刚直性的提高。
2.10电弧的磁偏吹:由于自身磁场不对称使得电弧偏离焊条轴线的现象。表现:电磁力将电弧从磁力线密集的一侧推向磁力线稀疏的一侧。防止措施:1.可能时用交流电源代替直流电2.尽量用短弧焊接,电弧越短磁偏吹越小3.长和大的工件可采用两边接地线的方法4.焊前要消除工件的剩磁5.尽量用厚皮焊条代替薄皮焊条6.避免周围铁磁物质的影响。
2.11回路中电感作用:当电源电压降至零点时,由于电源与电弧负载电压相位上的差别及电感的续流作用,电感仍继续提供焊接电流,电弧电压不为零,维持电弧继续燃烧,直到电流为零电弧熄灭,但此时反向电源电压数值已达到或超过再引燃电压Ur,则电弧立即反向引燃,形成反向电流。使电流没有过零停顿,显著改善了交流电弧的稳定性。
第三章 电弧焊的熔化现象
3.1加热和熔化焊丝的总热量Pm=I(Um+IRe) 。第一项阴极区或阳极区的产热,Um-熔化等价电压;第二项焊丝伸出长度的电阻热。
3.2焊丝熔化速度的影响因素:电流增大,熔化速度加快;焊丝越细,熔化系数越大;电弧电压较高时对焊丝熔化速度影响不大,电弧电压较低范围内弧压变小,焊丝熔化速度增加。
焊丝极性及保护气混合比对熔化速度的影响:焊丝为阴极时的熔化速度总是大于焊丝为阳极时的熔化速度,并因气体的混合比不同而变化。焊丝为阳极时熔化速度基本不变。气体成分影响阴极压降,同时降影响溶滴的过渡形式,影响溶滴的加热及焊丝的熔化。
3.3熔滴上的作用力:表面张力:焊丝或焊条端头保持溶滴的主要作用力。
重力:平焊位置促进溶滴的过渡,焊丝直径较大而焊接电流较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