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2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摘要:系统叙述了近10年来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临床案例以及如何预防等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以及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特色和优势 ,现将近年来中医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临床案例和防治原则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的胸痹相类似。 而中医论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九》[1],在该篇中论述胸痹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 ”,即胸阳不振,中下焦有痰饮水湿等阴邪上犯,痹阻胸阳,气血运行不畅,致胸痹的发生。《金匮要略》中虽未论及发病年龄的问题,但冠心病以老年人为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逐渐下降。有的表 现为阴虚,有的表现为阳虚,而腑阳气虚弱,如心阳虚宗气虚、脾肾阳虚就是胸痹发病的内因,是根本;但仅有这些病理变化还不够,在老年人中,并不是所有阳虚者都会患胸痹病,胸痹的发病还需要具备另一病理变化,那就是痰饮水湿等阴邪,临床上以痰饮为多见,这是 标,是相对于阳虚这个本而言的。痰饮水湿来自中下焦,主要是由膏粱厚味、或饮冷、或饮水过多,而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时产生,当然也有瘀血,但瘀血是由胸阳不振、痰饮水湿阻 滞而产生的。所以说,脏腑阳气虚是因、是本;痰饮水湿是果、是标。有了标和本。只是具备了胸痹发病的条件,还不一定会发病,胸痹发病还需要标本的相互作用, 脏腑阳虚不断产生痰饮水湿,痰饮水湿不断损伤脏腑阳气;更为重要的是中下焦产生的痰饮水湿必须侵犯到 上焦,痹阻胸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才能发生胸痹。 因为痰饮水湿为阴浊之邪,而人体上焦为清阳之地,清廓之府是容不得半点秽浊,痰饮水湿在上焦不似在胃肠或膀胱可以逐邪外出,而只能宣通阳气以化之,因此胸痹一旦发病,一时难以痊愈。据专家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病因不明,现已知二百六十种因素与发病有关,因此治疗比较复杂。 冠心病心绞痛属 中医“胸痹心痛”[2]范畴。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引起心脉痹阻不畅而发病。胸痹心痛患者多发生在 4O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逐渐虚损 ,气阴暗耗 ,脏器衰微,冠心病反复发作 。日久耗气伤阴、气阴进一步耗损的结果导致冠心病病情 的加重与恶化 ,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中疼痛特点以闷痛多见,而由血瘀所致的刺痛相对少见,许多患者存在有痰热证的表现。《证治汇补》日:“气郁痰火,忧恙则发,心膈大痛 ,次走胸背。”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目前,心血管发病及死亡率已经跃居第一位。因此黄等[3]认为如何有效防治心血管病的发生,是世界每一种医疗体系都不能回避的医学课题、社会课题。 冠心痛在中年以上的人数中患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是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主要疫患,在中医上崩“胸痹”“真心痛”范畴。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范围。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此病患者绝大数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血瘀证 ,而且常兼有痰浊或气滞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 为此病属本虚标实证,气虚为本气滞、血瘀或痰浊为标,由于气虚帅血无力,血行不畅而生痰浊或致血脉瘀阻。 2、治疗方药 2.1治疗分型: 2.1.1活血化瘀法:用于血瘀不畅,心脉痹阻而致之胸痛胁痛,痛有定处者。舌质黯或有察斑齿痘,脉弦或涩。治以变通血府遥瘀汤;丹参、赤芍、川芎、当归、红花 、牛膝,桐亮等。气虚加参、芪,气滞加川楝、香尉,血癀重证选加三棱、莪术、乳没、灵 或蒲黄。本法多用于疾病早期,不仅能缓解疼痛,且能改善供血,保护心肌。 男患,55岁 ,1966年 7月l0日初诊。左前胸阵发性刺痛3载,每次痛约1~2分钟,服硝酸甘油可暂缓解。舌质黯红,有瘀 斑,舌苔白,脉弦。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 诊为心痛 心脉瘀阻证。丹参克 ,川芎 15克, 赤芍1 5克, 红花10克 ,牛棘15 克,枫壳1O克 服 6剂痛止,加减30余剂。心痛未再发,心电图转正常。改股丹参片,至今已年余未复发。 2.1.2、 疏肝理气法 用于肝气 郁滞所致心胸满瑚, 阵阵隐痛,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每固愠怒诱发或加剧或兼腚腹账磕,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舌苔薄腻,脉弦细抬以柴胡疏肝饮加减:柴胡 、白芍 、郁香、香跗、川荨、枳壳,甘草。 李某,女 ,67岁 ,1985 年 8月24日初诊 。 胸胁阵发性稳痛2年余 ,近一周因生气犯病,胸痛加剧,自觉憋闷气短,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