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南岸区近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185例,年平均发病率65.53/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8.46/10万、58.20/10万、110.34/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份,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60.68%)和幼托儿童(24.14%)2大群体。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占41.01%。男女比例为1.33:1。结论 2008-2010年重庆市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强度较大,容易在儿童特别是集聚儿童中发生暴发或流行。为了解近几年来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现将南岸区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疫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人口资料来自统计年鉴。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疫情信息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发病日期分析,截至2010-12-31,近3年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在28.46/10万~110.34/10万之间波动,平均发病率为65.53/10万。2008年报告病例数173人,发病率为28.46/10万;2009年病例数349人,发病率为58.20/10万,病例数比2008年上升101.73%,发病率比2008年上升104.5%;2010年病例数663人,发病率为101.34/10万,发病数比2009年上升89.97%,发病率比2009年上升74.12%。
2.2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区l4个乡镇、街道归并为5个地区,均有发病,2008年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上新街地区(69例)、南坪地区(68例)、弹子石街道(28例);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为上新街地区(43.72/10万)、南坪地区(31.44/10万)、弹子石地区(28.67/10万)。2009年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长迎广地区(126例)、南坪地区(111例)、上新街地区(56例);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为长迎广地区(144.34/10万)、南坪地区(51.30/10万)、上新街地区(42.97/10万??。2010年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长迎广地区(393例)、南坪地区(110例)、上新街地区(67例),这3个地区发病数占全区报告病例数85.98%。总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为长迎广地区(305.00/10万)、南坪地区(62.98/10万)、上新街地区(50.86 /10万)。
2.2.2时间分布 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全年趋势平稳,发病以4月份开始上升,有5月份、7月份2个小发病高峰,7月份后开始下降,高峰期为5~7月份。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3月份开始上升,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高峰期为5~8月份,12月份时发病数有剧增现象。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预警明显高于2009年,从4月份开始上升,6月份达到顶峰,7月份开始下降,南岸区病例数于9月份回落到2008年发病水平。
2.2.3职业分布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学生和幼托儿童,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见表1。
2.2.4 性别与年龄的分布 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男性676例,女性509例,男女比为1.33:1。发病最小年龄为10月,最大年龄76岁,划分为3个段即儿童(0~14岁)、青少年(15~29)、成人(30~75),年龄组发病情况显示,其中以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青少年组及成人组,见表2。
2.2.5疫情概况 2008-2010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未分级疫情2起,一般疫情6起,幼儿园的发病率高为17.61%,波及的人数176人。中小学发病率较低为5.01%,但波及的人数高为5066人。
3讨论
3.1疫情趋势分析
3.1.1 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有明显的地区性,2008年好发于上新街地区、南坪地区、弹子石地区,占全年发病数95.38%;2009年病例主要集中在长迎广地区、南坪地区、上新街地区,占全年发病数83.95%,2010年主要好发于我区的长迎广地区、南坪地区、占全年发病数75.87%,上新街地区和弹子石地区并列第3位。分析其原因:其一,流行性腮腺炎属呼吸道疾病,发病与地区的人口密度有关,与流动人口频繁有关。南坪、上新街、弹子石属南岸区经济、政治、文化发达地区,流动人口都比较大;其二,长迎广地区属南岸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驾驶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二级.pdf VIP
- 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pdf VIP
- 小区消防设施维修方案.docx VIP
- 无人机驾驶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一级.pdf VIP
-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测试卷(含答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doc VIP
- TSIOT 803-2020 虚拟现实用户界面设计规范.pdf VIP
- 医院保洁员感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完整正版高清】T_CFLP 0016-2023《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doc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民航机场工程实务考试题库【历年真题】.docx VIP
- Reading explorer-F级教学精品课件-U3A.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