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和例文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2012-06-28 16:11:28) 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
这是??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展现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以老师的感慨始,以学生的扩展终,由个别到一般,话语的中心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1、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抓住关键词“改变”,从“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隐显、因果等方面,选取一点,阐释什么是改变,为什么要改变(或者为什么不能改变),怎样推动这种改变(或者怎样防止这种改变),符合题意。
2、“改变”会有一个过程,记叙、描写这一过程,符合题意。
3、围绕“改变”,抒发情感,也符合题意。
4、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老师、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紧密联系现实,分析问题,记叙经历,抒发情感,也是符合题意的。
???????????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
(25~21)二等
(20~16)三等
(15~11)四等
(10~0)基
本
等级内
容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情感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情感真挚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情感不够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空洞
情感虚假表达符合文体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符合文体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①分析深入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④材料丰富⑤形象丰满⑥意境深远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色彩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
④确认为抄袭作文(须有准确的刊物名称、期号、版号、页码号等,与原文在整体构思、主要情节等方面70%以上相同认定为抄袭),“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未完卷的作文处理方法:600—800字,按正常卷评分,每50字扣1分,扣完4分为止;200—600字,内容项、表达项赋分原则上不超过三等,发展项不给分;200字以下,得分不超过5分。
⑥三、四等作文处理方法:内容三等,表达不限等次;内容四等,表达不过三等中(13分)
???????????????????????????????????????????????????????? 听听那冷雨
谁寄锦书来?如果李清照等的不是信鸽,而是电子邮件,她还会写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样浪漫的词句吗?
日子变化的好快,日新月异这个词都赶不上这迅猛的速度。而那些感觉,在这频繁的折腾里,不知不觉地没有了。
在余光中的笔下,那冷雨是浪漫而怀旧的。雨落在日式楼房的瓦格上,雨落在蹬三轮车的斗笠上,雨落在牵手情侣打着的油布伞上,每一个片段都像是老上海的电影镜头,黑白无声,但意境深远而悠长。
但我听不到他的冷雨,我所听到的雨,落在柏油路上,落在我家的防盗网上,或者落在我穿着的红色雨衣上,迷住我的眼,让要迟到的我忍不住咒骂。
何时可以与友人一同秉烛夜谈,一起说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故事。科技的发达让整个世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村,你可以和你在爱斯基摩的朋友聊三亚的好风光,通过互联网这个神奇的第七大陆,距离变得不成问题,但心的隔膜竟不知不觉地加深了。
林觉民的《与妻书》,开头“意映卿卿如晤”这几个字,竟让与他们相隔一个世纪的我感受到了其中浓浓的情意。这种感情,只有用信纸的质量,钢笔的笔触,墨水的浓度才可以承载,穿跃空间,超越时间。
而便捷的代价便是过滤掉其中的款款深情,用同一的字体,像机器人一般,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