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科学概论_部分1(共计672页)
环境科学概论;参考文献;课程考察方式;为什么要上这门课?; 保护环境、实施科学发展观人人有责,
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及人文、法律工作者
更是重任在肩;
?? 科学技术及理论的创新需要正确的发展战略和伦理观作指导。;第一章 序论; 从环境的科学含义出发,为保证法律的准确
实施,规定了环境概念的法律适用对象和适用范
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本法所
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
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
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
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
市和乡村等”。;第一节 环境概论;第一节 环境概论;第一节 环境概论;第二节 环境问题;当前人类及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6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分布 ;淮河水系污染;淮河水系污染;淮河水系污染; 淮河国控省界断面总体属中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32 个省界断面中,Ⅲ类水质断面占16%,Ⅳ、Ⅴ类占53%,劣Ⅴ类占31%。;全国近年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中国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球322个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前十名(1998年);我国SO2排放量远超过环境容量;伦敦烟雾;中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水体富营养化;滇池厚达5厘米的微囊藻水华;中国土地沙化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4、全球和跨界环境问题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已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 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居世
界第一
S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
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
(美国、欧盟等国坚持在2012年以后,发展中国家承担限排义务)
;跨界环境问题磨擦上升;第三节 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的资源人均拥有量; 如果1辆汽车/家庭,消耗石油8000万桶/天,
消费量相当现在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
??如果人均纸张消费达到美国水平的话,中国
所需纸张超过目前全世界纸的产量;
??如果海产品消费与日本处于同一水平上,中
国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将超过全世界捕获量。
;第三节 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却???
耗了:
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
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0%
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
; 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
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
美国的2.1 倍
日本的4.43倍
德国的4.97倍
; 中国金属资源消耗: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
铅、锌、锡、镍合计70.47kg,是美国的5.7倍,是
日本的7.1倍。
中国水资源耗量大:
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4,是国外先进水平
的50%
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m3,是国外先进水
平的10倍。; 中国污染物排放强度高:
单位GDP NOX排放量是
美国的6.1倍
德国的16.6倍
日本的27.7倍
单位GDPSO2 排放量是
美国的6倍
德国的26.4倍
日本的68.7倍; 3、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基础设施
和环保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
求。
;2004年500个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状况500个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75.6%;4、长期对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5、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和法规不完善,监督
管理手段薄弱。
6、对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
公众(特别是各级干部)的环境意识仍需提高。
;第四节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第四节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主要特征;卡伦堡模式; 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
调发展:
??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借鉴自然生
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循环经济可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
其它新型产业的发展。; 3)循环经济在不同层次上将循环过程
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2)工业集中地区—建设生态工业园
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延长生产链,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
利用,废物产生最小,甚至“零排放”。
; (3)循环型社会
用生态学原理,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
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发展资源
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第四节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四节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997年到2007年2月,共命名67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四年级.pdf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3 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护士”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装载机刹车系统》课件.ppt VIP
- 2025南方电网大理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2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docx VIP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docx VIP
- 2023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冯谖客孟尝君..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