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部分.doc

2006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部分 专题一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1.西周的制度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l)井田制: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② 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 让和自由买卖,诸侯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 种。那时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③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 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 制逐渐确立。 (2)分封制:①含义: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②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 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巩固边 疆、捍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周王作战。 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有鲁、齐、燕、卫、晋、宋等。③意义:分封使周朝巩固了统 治,扩大了疆域。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 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②井 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③两种制度 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春秋争霸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土 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 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2)消极后果:战争连年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 难。 (3)积极作用:一是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春秋时期 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 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快 了国家统一的步伐。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 域性的局部统一。三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 边各部落的联???、交往、融合加强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各国 为争霸的需要,都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1)春秋改革: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的 “初税亩”。二者实质上承认土地私有制。 (2)战国变法:主要有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各 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 确立,战国时期的变法实质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建立。 (3)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 大方面的变革。通过变法,秦国逐渐强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 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消极影响。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②措施正确得当。③敢于同旧势力进行坚决斗 争。④得到国君秦孝公的支持。 4.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 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 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 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 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 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 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 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 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 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 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 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专题二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 1.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 秦统一的原因: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 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 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春秋 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 同体。④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 渴望统一。⑤长期争霸战争,大国拓展了疆域,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①秦国商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