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年教育学中心理学考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年教育学中心理学考点.doc

2007.5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B A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6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A顺序性 B阶段性C 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1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D A 1877年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 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 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 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32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33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4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C A教学跟随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35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B A连锁学习 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 D规则学习 36 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B A正强化 B负强化C正惩罚 D负惩罚 37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8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B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C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构建理论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40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C A描述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41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测,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A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重组 42 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D A运动技能 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 D心智技能 43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比现象的阶段是:B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44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D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C编码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45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Ⅰ:论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据该原理说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答:(1)人们对自己成败原因的认识会影响其以后的行为。(2)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3)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步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会去尝试。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同时要避免让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而形成习得性失助。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