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做好程序员-Read.doc
如何做好程序员
漫谈程序员
《编程之道》[James] 是一本在全世界流传的关于程序员的寓言,讲的是早期程序员的故事,风趣而富有哲理。好笑的是书中很多观点现在看来明显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但这毕竟是赞美程序员的书啊,怎么看都觉得错得有理,傻得可爱。于是大家心照不宣,乐呵呵地传阅,智者一笑了之,稚者信以为真。
早期的程序员干活能从软件直通硬件,个个生猛无比。又因他们的作息时间、言行举止与常人不太一样,久而久之就给人们留下了“神秘”、“孤僻”的印象。
如今软件行业被炒得热火朝天,有能耐的程序员即便躲在大山岙的军工厂里也能被挖出来。而更多原本不会编程的人操起几本“速成”、“二十一天通”等书籍也加入了这个行业。现在国内号称有上百万程序员,这支大军鱼龙混杂,已搞不清哪些是正规军,哪些是游击队了。
真正的程序员有如下秉性:
(1)诚实
程序员在学习与工作期间几乎天天与机器打交道,压根就没有受欺骗或欺骗人的机会。勤奋的程序员在调试无穷多的Bug时,已经深深地接受了“诚实”的教育。不诚实的人,他肯定不想做、也做不好程序员。
有一名市场营销员和一名程序员都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将一项新技术的消息公布于众。
市场营销员说:“这项技术比电话、晶体管和原子弹三项发明加起来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都要大。”
程序员说:“这项技术在有限的领域内,在有限的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看来为了让我们的民族更加诚实,学电脑真的要从娃娃抓起。
(2)信奉简单实用主义
有人问一个数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和一名程序员:“一个盒子有几个面?”
数学家回答说:“有6个面,因为盒子是长方体。”
物理学家回答说:“有12个面,分为6个外表面和6个内表面 。”
程序员回答说:“只有两个面,里面放电路板和硬盘,外面放显示器和键盘。”
程序员的基本工作就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能处理的一些简单的程序。如果一个问题复杂到连程序员自己都不能理解,他就无法编写出程序让更笨的计算机来处理。
也有不少做计算机“学问”的人颠倒行事。本来几句话、几行程序就能说明白的事???非得要抬高到理论创新的程度,写成玄乎的文章去评职称或混学位。幸好在第一线工作的程序员大多是实干的。
(3)喜欢技术挑战
程序员大都喜欢技术挑战,不喜欢搞测试与维护。高水平的程序员喜欢与高水平的程序员一起工作,因为他们怕“与臭棋佬下棋,棋越下越臭”。
“喜欢技术挑战”听起来是好事,但实际上未必都是好事。有时候这种喜好常常导致程序员干活偏离项目真正的需求。
(4)工作单调但不乏味
有人问编程大师:“程序设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
大师回答说:“饿了的时候就吃,困的时候就睡,只要时机恰当就进行程序设计。”
其实程序员的生活和编程已融为一体,尽管单调却不乏味,还能独享孤独。有诗为证:
我编程三日
两耳不闻人声
只有硬盘在歌唱
程序员小结:“编程”是程序员的基本任务但不是惟一的任务。水平高的程序员通常从事分析、设计、编程等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而水平较“臭”的程序员将“沦落”到只干测试、维护等工作。优秀的程序员没有理由不让人喜欢,他们远比怪僻来得可爱。
职 业 道 德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94年联合制定了软件行业职业道德准则:“Software Engineering Code of Ethic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将此作为工业决策、职业认证和教学工作的参考。
本节不讲太多道貌岸然的话。化繁为简,作者自己总结了关于程序员职业道德的“三不”准则,按从轻至重的顺序论述。
上班时间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老板给程序员发工资,并不是让他们来享受的,而是希望他们创造比工资多得多的效益。所以要求程序员“在上班时间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是合情合理的。
争议在于什么算是“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从哲学角度讲世间万物都是相关的,怎么可以说我干的事“与工作无关”呢。由于对相关或无关的“度”不好把握,上述“准则”难以得到理想的贯彻,还得靠人们的自觉性。
上班时收发私人电子邮件或者打私人电话,行不行?按规定是不允许的。但万一有重要的私事,总不能不处理吧,于是就有了违反规定的理由。可是谁会觉得自己的私事不重要呢?
鉴于此,很多公司会对电子邮件和电话的使用设置权限,高级别的员工自由度大,低级别的员工自由度小。有一些公司对员工的电子邮件进行监视,但这样做会侵犯隐私,可能会引起纠纷。
也有人在上班时学英语,准备考这考那。这比收发私人电子邮件要严重,若被管理人员发现是要挨训的。这类事情不少见,建议从两个方面看问题:
(1)如果员工有意不干正经活,应按怠工处理。
(2)在人浮于事的大公司里,有不少员工的确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