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质多层塔式结构
PAGE \* MERGEFORMAT 9
附件2:长安大学2014年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竹质多层塔式结构
一、竞赛模型
竞赛模型为多层塔式结构模型,采用竹质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包括小振动台系统、上部多层结构模型和屋顶铁块三个部分,铁块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塔顶,多层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竹质底板固定于振动台上,图1给出了一示意性结构图。
二、模型要求
2.1几何尺寸要求:
(1)?底板:塔式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3cm×33cm×8mm的木板,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
(2)?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H应为70-110cm,允许误差为±5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塔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但不包括塔顶铁块的高度。模型底面尺寸为22cm×22cm的正方形平面,塔顶不得小于12cm×12c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置于该正方形平面范围内,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螺栓能顺利紧固。
(3)?楼层数:模型层数不限,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楼板。顶层楼面须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4)?楼层净高:每个楼层净高应不小于22cm。楼层净高是指该楼层主要横向构件顶部与其相邻的上一楼层主要横向构件底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若底板上设置有地梁,则第一层净高需自地梁顶部开始计算;若无地梁则从底板顶面开始计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楼层净高。
(5)?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楼层之间不能设置任何横向及空间斜向构件。
(6)?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楼层范围为各承重分区最外围楼层梁构件所包络的平面,不包括模型内部核心筒区域。在楼层范围内与楼面构件直接接触的铁块的覆盖面积定义为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模型顶层的有效承载面积不得小于24 cm2。模型顶面为平面,应满足安全放置铁块的要求。
图1??模型立面示意图(单位:mm)???????
图2模型底板示意图(单位:mm)
2.2模型及附加铁块安装要求:
(1)利用热熔胶将附加铁块固定在顶层上,可在顶层设置固定铁块辅助装置,但辅助装置和铁块不能超出楼层范围且不能直接跟柱接触。
(2)?提供的铁块为底边12cm高18cm的四棱锥,重量约为6.83 kg。
三、?加载设备介绍
结构模型采用WS-Z30小型精密振动台系统进行模拟水平地震作用的加载,考察模型承载力。振动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相关参数信息如下(详情可参见竞赛材料及设备介绍附件2):
水平振动台:型号:WS-Z30-50
指标:水平台尺寸:506×380×22mm,荷载:30kg,重量:11.5kg,材料:铝合金LY12。
功能:承载实验模型。
激振器:型号:JZ-50
指标:工作频率:0.5~3000Hz,最大位移:±8mm,激振力:500N,重量:28kg
功能:使水平台振动
??图4?水平振动台和激振器图5?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型号:GF-500W
指标:失真度:1%,噪声: 10mV,输出阻抗:0.5Ω,工作频率:DC~10000Hz,
输出电流:25A,输出电压:25V,功率:500VA,供电电压:220VAC,尺寸:44x48x18cm,
重量:18g
功能:为激振器提供输出功率
四、加载与测量
4.1?输入地震波:
???????本次竞赛采用振动台单方向加载,通过输入实测地震动数据模拟实际地震作用。振动台输入的地震波取自2008汶川地震中什邡八角站记录的NS方向加速度时程数据,原始记录数据点时间间隔?t为0.005s,即数据采样频率f为200Hz,全部波形时长为205s,峰值加速度581gal。截取原始记录中第10s~42s区间内的数据,并通过等比例调整使峰值加速度放大为1000gal,作为本次竞赛加载所用的基准输入波,如图6所示,其数据文件如附件3所示。
图6?竞赛加载所用的基准输入波(32s)
4.2?荷载施加方式:
由于加载设备限制,模型试验仅在单一水平向施加地震作用,模型的抗侧体系应在计算书中阐述清楚。试验时模型放置方向按照安装底板标识(A或B,如图2中所示) ,通过抽签挑边确定。
竞赛加载共分三级进行。在三级加载中,通过控制加载设备输入电压和地震波数据采样频率获得具有不同输出峰值加速度和不同卓越频率的地震波,以全面检验模型对于不同强度和频谱成分地震波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加载时功率放大器的增益(Gala)旋钮统一调至90度标识,此时三级加载的设备输入电压和数据采样频率控制值如下表所示:
加载等级输入电压采样频率加载时间台面最大加速度参考值第一级0.4V200Hz32秒0.353g第二级0.6V250Hz26秒0.783g第三级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1017_宁波新世界明楼项目汇报文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劳务合同模板2025.docx VIP
- 高性能探针卡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以晋南S村为例.pdf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 VIP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df VIP
-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课件全套 模块1、2 基础知识;普速铁路线路工务作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