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959年,世宗病故,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为周恭帝。960年,他谎称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侵,请求出师北上御敌。赵匡胤兵至陈桥驿,部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因他曾出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国号称“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即宋太祖。;材料一;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久的一天,他邀请主要将领赴宴,酒酣饭饱之时,宋太祖感叹说:“没有你们的出力,我不会成为天子,但是我现在整夜不敢安枕而卧。”宋太祖接着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无非图富贵二字,你们不如解去兵权,回家置田宅,饮酒作乐,颐养天年。”此后,武将的兵权解除,兵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一)集中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2.去掉了殿前都点检,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将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 3.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权,互相牵制; 4.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 5.军事布局方面“强干弱枝”“内外相制”。;(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1.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大部运送中央,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2.由文臣到各地担任司法官员,死刑中央复核,地方司法权收中央。;【探究学习】北宋初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积极方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消极方面:行政上抑制了官员的进取心,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财政上官僚机构的臃肿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北宋的统治;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数万人 。 失败 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 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北宋初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是什么?;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纵容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 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1004年,辽军(契丹族)在举攻宋,直抵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取得胜利,但皇帝急于求和,1005年双方议和,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两边人户不得交侵……;寇准;表现: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如11世纪初的“澶渊之盟”。 原因:将帅受制太多,加上军队素质低下,缺少训练。 【探究学习】“澶渊之盟” 背景:1004宋辽澶渊之战,战局对宋军有利,但贪生怕死的宋真宗却决定与辽议和。1005签约了盟约。 内容: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评价:①对北宋是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困难。②但它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2、“积贫”局面的出现 表现:政府财政困难。 原因:“三冗”现象的出现(冗兵、冗官、冗费)。 [1]冗兵 原因:A、采取“荒年募兵”政策;B、加强对辽、西夏的防御;C、防止地方割据。 影响:军费开支过大 [2]冗官 原因:A、官僚机构重叠;B、科举取士越来越多;C、“恩荫”法泛滥 影响: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学思之窗】想一想,“恩荫”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