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方案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doc

2011届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方案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方案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来源:学*科*网] 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变形变位,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称为地质构造,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产生原因结构 特征构造 地貌地形倒置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来源:学_科_网][来源:学科网] 背斜[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原本水平的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上弯曲,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地形上,常形成山岭“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体断裂破碎,容易被流水、风侵蚀成谷地[来源:学科网ZXXK]石油、天然气埋藏区[来源:学.科.网Z.X.X.K]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部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来源:Zxxk.Com]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开采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变形,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地形上,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地质构造产生原因结构特征构造地貌地形倒置实践 意义原因或依据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发生破裂断开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断层构造地带,易受侵蚀作用,常会发育成沟谷、河流?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 特别提醒 地质构造的判读: (1)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不应单纯从形态上去判断,而应从岩???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往往得出错误结论。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则比较准确: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例如,下图中A、C为背斜,而B、D为向斜。 (2)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地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也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其基础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地质作用过程原生基础物质形成的新物质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浆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岩高温熔化作用各类岩石岩浆 特别提醒 (1)花岗是良好的建筑材料,而玄武岩形成许多气孔的原因为: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岩浆冷凝而成;因冷却速度较慢,岩浆物质有充足时间结晶,所以花岗岩致密坚硬,成为良好建筑材料。而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凝而成,因没有充足时间结晶,其间气体填充部分还没有来得及被其它矿物填充,所以玄武岩多气孔。 (2)侵入岩更易形成矿产的原因为:因为侵入岩形成时,岩浆冷却速度慢,熔点不同的物质有充足时间分离结晶,易使某些化学元素富集形成矿产。 (3)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①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斜、向斜、褶皱山脉、断层、地堑、地垒、断层山脉、裂谷)及海岸山脉,岛孤链。②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喷发及内生矿床,金属矿床。③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④地震及地热资源。 (4)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及风力、流水、冰川、波浪对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所造成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及堆积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及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显,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显。如: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5)流水、风力沉积物颗粒大小具有分选性,而冰川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是杂乱无章的。 【例1】 (2009·山西太原)下图为某地段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在该地段拟打一口水井,则应选择在 (  ) A.A处  B.B处  C.D处  D.E处 (2)图中D处的地形平坦,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向斜槽部易接受沉积 B.内力作用 C.背斜顶部张裂易受侵蚀 D.地壳运动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判读及其意义,属于应用分析型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