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语文短文2篇.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年级语文短文2篇

短文二篇 ;《名二子说》;苏轼字子瞻,“轼”是古代马车上的一个横 梁。其作用按照[左传]的说法,是“登轼而 望之”。 “瞻”者,远望也。和天下所有的 父亲一样,苏洵在为子弟的命名中寄予了 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父,他对这 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经有一种隐隐 的担忧。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荣与梦想、 坎坷和侮辱都被父亲不幸言中。 ;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 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 “不外饰” 的官场大忌 . 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泊, 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 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 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 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 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 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 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 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兄弟苏辙。 ;当他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 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 他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 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 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 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 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 坡的旁侧。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直是中国 人特别津津乐道的场景,儒家更把“兄友 弟恭”纳入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范畴。 然而,在男权社会,兄弟的情分常常因 为对权力和财产的争夺而受到严重伤害, 兄弟倪墙同室操戈的事情并不鲜见。否 则,中国人不会用永远见不了面的参、 商两个星宿来比喻兄弟失和。 ;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国历史上除了苏 家两兄弟,还有非常著名的一对,曹 丕曹植。可是,与他们的才华一样出 名的还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太急”! 对继承权的争夺使相同的血缘恰恰成 为兄弟相残的原动力。 ;反观苏轼苏辙两兄弟,刚柔相济,珠 联璧合,性格的差异恰成互补,他们 同学同戏,互相扶持,分享快乐,共 度时艰。他们不单??是成就了流芳千 古的文名,还有一段旷世手足情。 “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 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 水可浮”, 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 一子由”。 “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因为拥有了这份亲情友情,人生中一切的 不可知和孤单寂寞都不再那么可怕。苏辙 就说“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 ;从入了官门的那天起,子瞻与子由便聚 少离多,他们用诗歌辞章的形式互吐心 曲。或倾诉思念之情,或抒发关于宇宙 人生的感慨。苏轼的诗文中与子由唱和 的不胜其数,以《示子由》、《别子由》、 《和子由》等为题的诗歌,就有104首。 苏辙赠答、步韵、应和的诗词也多达130 首。即使他们其他的作品全部散佚,只 要把彼此往来唱和的词章串联起来,兄 弟二人一生的行迹心路也清晰可见。 ;;路上,他们夜宿怀远驿,晚上,风雨大作, 寒意阵阵,苏辙起身披衣,见哥哥正在读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与元常全真二生〉, 中有两句“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诗 中的情境正好与此时此刻的情形如此吻合, 一时间,两人心有所动。;东坡不禁感叹,现在还可以与弟弟联床 而眠,此次出川,一旦入了仕途,到哪 里做官,都得听皇上的,像这样兄弟二 人在风雨之夜一起谈论古今,一起抵足 而眠,怕也会成为一种难得的奢侈。二 人遂立下了“雨夜联床赋诗”的约定,说 好决不对官场长期恋栈,将来一定早早 退休,归隐山林,再重温这份“风雨对 床”的闲情逸致,享受天伦,享受人生。 此后,“夜雨对床”成了他俩的一个心结, 互相唱和的几百首诗作中,成了一个反 复被提及的话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宦海沉浮, “夜雨对床”之约终成画饼。直到 东坡归天,苏辙遵遗嘱,把苏轼 葬在河南郏县小峨嵋山。苏辙命 子孙在其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骨 安葬在兄长身边,兄弟二人才长 长久久地呆在了一起。 ;“三苏坟” ;“三苏坟”院内古柏遮天蔽日,据说,如果 是在幽静的深夜游览此地,便可感受“苏 坟夜雨”的特有氛围:耳际仿佛风声紧促, 雨珠横斜,但分明衣襟未动,发丝仍干。 后来有人对此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此 地正当风口——后人带有带点神秘唯心 色彩的说法,不过是在希望终生未能“夜 雨对床”的兄弟俩有一个死后的圆满。 ;事实上,苏家兄弟投身仕途的“开局”简直 是好得不能再好。1056年,21岁的苏轼与 19岁的的苏辙都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次 年二月,他在礼部的考试,当时的主考官 是文坛巨擘欧阳修。苏轼一篇600多字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一下子让欧阳修“以 为异人”。他怀疑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