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09版人民必修二).doc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09版人民必修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09版人民必修二).doc

PAGE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型课时主备人王健新授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及其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它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理解它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2、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要性。 3、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认识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具有的伟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和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引导学生学习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2、通过社会调查,学习和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历史调查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2、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本课难点: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新课: 想一想:  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三位伟大性的历史人物?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教学过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思想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以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教师梳理: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2)普遍实行: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意义: 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 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思考一: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当时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的稳定与否首先要看农村是否稳定。 思考二:为什么要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困境: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投影展示: ——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 教师补充: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的创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2)主要形式(内容):国有企业改革。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内容 (5)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创造条件。 探究:我国为什么要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由于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由于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等方面原因,现在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产值、产量,忽视品种、质量的现象。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供不应求,一些质次价高、货不对路的产品滞销积压,……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健全……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存在,有许多弊端。 (2)农村改革的推动。 教师梳理: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