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服务的现状和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位置服务的现状和发展

易观国际分析师闫小佳:位置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首先给大家表示一下歉意,这两天感冒了嗓子不太好。首先我代表易观智库欢迎大家来到LBS+SNS+GAME的专题论坛。LBS这个概念可大可小,广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地理信息产业,狭义上的LBS一般都认为是签到类的应用软件。我今天演讲内容围绕整个LBS产业现状和发展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主题就是位置服务现状与发展。   首先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整个LBS产业的现状,大家可以看这张图,中国现代意义上位置服务产业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两个标志性时间点,1995年5月当时的图行天下和城市通在中国南北两地先后开通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第二个具有几点意义就是2003年5月,当时中国联通基于CDMA网络与日本和韩国几乎同步开通了定位之星系统。所以我们易观国际将这两个发展方向解读为中国互联网化的LBS进程和中国移动互联网化的LBS进程。按照国家中国地理信息局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当年全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为260亿元,截止到十一五期末,也就是去年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规划到2015年,整个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突破2000亿元,2002-2015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增长幅度相对互联网发展速度还是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而言都是相当可观的进程。   用户需求推动着市场需求,大家可以看这张图的左上角,易观国际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主要手机功能统计调研结果以地图导航为代表位置服务业务使用频次在所有手机应用中高居第七位,这个统计主要是以地图导航刚性需求为主,LBS业务和周边大环境融合,位置服务业务将不断融入更多娱乐化、生活化和社交化的用户需求。目前三个比较活跃的细分市场包括手机地图、手机导航和手机签到服务,三个细分市场累计用户数突破一亿,相对于中国整个9亿手机用户市场来讲位置服务的业务渗透率仅仅有10%多,所以说潜力非常大。  这张图是目前整个位置服务产业链布局,我们将位置服务简单分为六个层面,地层是定位系统和定位芯片,第二层是地图层面,第三是终端层面,包括手机、车载、PND和互联网。第四是网络层面,说有基于LBS网络接??系统的网络都在这里包含,3G、2G、WIFI、CMMB等等,第五层面也就是我们目前来讲竞争最激烈层面,应用层面,左上角包括具体应用市场领域,包括地图、导航、签到、定位、行业等等。延伸层面包括SNS、游戏、营销、团购等等。整个LBS产业有两个大的发展趋势,一是产品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应用模式逐步创新。第二是周边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多元化。以下包括我们的地理数据提供商、现实商家、适合互联网类的开放API。   位置服务虽然说近几年非常火,但是它面临困局也是更加显而易见的。我们总结几点,一是发展困局主要是规模与速度,跨领域如何竞争,引领模式语探索。第二是工具化还是平台化,LBS化还是SNS化。传统互联网巨头切入这个市场,将社交和门户网站产品概念导入LBS上,所以这两部分的观念在LBS市场上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是非常直观的。第二在产品使用上目前LBS产品还是落地不够好,产品层面上与用户互动做的还是有待提高,用户黏度相对游戏类软件来说仍然是偏低。活跃用户方面因为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盈利的商业模式,导致部分企业无法留住老用户,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比较直观。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在行业用户规模,主要指单品用户规模仍然偏小,业内普遍认同是在线的位置服务,想实现盈利有1000万活跃用户群,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单品能达到这一标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问题就是区域聚集,北上广深圳等等,要达到50-100万的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之后我们相关的应用厂家才能够去做趋于位置的后向盈利模式具体的落地。   第三个面临的问题是厂商应对多维竞争的准备不足,因为这个行业目前基本上是所有领域的巨头已经全面切入,包括同行竞争,图商、地图、导航、签到现在走上大融合趋势,像传统移动运营商、终端厂商、社交类厂商、互联网网站还有生活服务类厂商也是全面切入了LBS市场。第三个层面是跨国竞争,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和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跨国的终端厂商全面切入LBS市场。第四个比较对相关厂商来说比较需要尽快适应就是行业监管,包括我们电子地图,行业准入法制度,互联网牌照准入制度还有行业面临新兴法律问题也需要相关厂商尽快适应。   第四个问题是企业的运营机制与策略相对于产业发展来说还是滞后的。第一,09年之前传统地图导航类厂商是偏技术类型,也是适应当时SP时代,基本上是一个子市场上多个品牌并行,这样最大规模占领市场。但是到现在的新形势来看,多品牌尤其是一些小厂家来说,多品牌互驳,对品牌是相当不利。第二运营手段两极分化,缺乏差异化卖点。运营手段这里指一是传统地图、导航类厂商偏向于依靠厂商资源,走预装或者是出厂预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