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第一学期生理复习资料
J-Zhang出品
PAGE \* MERGEFORMAT 6
稳态:在一定范围内,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维持不断变化的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兴奋:机体的某些组织受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
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性迅速的倒转。
阈强度: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缩短收缩: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肉缩短,并牵拉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收缩形式。
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的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1、简述神经肌肉接??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播的过程。
答:(一)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①接点前膜:囊泡(含乙酰胆碱)、线粒体、 微管、微丝等。
②接点后膜(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受体、胆碱脂酶
③接点间隙:接点间隙与细胞外液相沟通,轴突末梢与终板膜相间隔部分。
(二)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播的过程:
运动神经元兴奋→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接点前膜去极化→使膜的Ca2+通道打开→细胞外液Ca2+入接点前膜→引起囊泡与接点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Ach)进入接点间隙到达接点后膜→与后膜的受体相结合→引起膜对Na+、K+的通透性改变→接点后膜去极化而形成终板电位。当产生动作电位时,兴奋就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2、试述从肌细胞如何兴奋到肌肉如何收缩的全过程。
答:1.当肌细胞兴奋引起肌浆Ca2+浓度升高时,细肌丝上肌钙蛋白结合Ca2+,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传递给肌原球蛋白分子,使其构型发生变化。 2.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体从肌动蛋白的双螺旋体的沟沿滑向沟底,抑制肌动蛋白分子与横桥的因素被解除,肌动蛋白上的位点被暴露。 3.横桥与肌动蛋白上的位点相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肌动球蛋白可激活横桥上ATP酶活性,在Mg2+参与下,ATP分解释放能量,横桥获能发生向粗肌丝中心方向摆动,引起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方向滑行。当横桥发生角度变化时横桥与肌动蛋白摆脱,恢复原位置再与下一肌动蛋白结合。
3、简述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
a.生理完整性。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完整。b.双向传导。神经冲动均可沿神经向两侧方向传导 c.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d.绝缘性。绝缘性主要是由于髓鞘的存在。
4、简述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步骤。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c.肌浆网中的钙离子释放入胞质以及钙离子由胞质向肌浆网的再聚集。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有何特点?
a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神经末梢传给肌纤维,而不能反方向进行;
b时间延搁:从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到达至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大约需要0.5~1.0ms;
c高敏感性:容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d兴奋传递节律是“一对一”关系,即运动神经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便使肌细胞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e化学传递:兴奋传递是通过化学递质进行的
ATP稳态:机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维持其ATP恒定含量的现象称为ATP稳态。
糖的有氧分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CO2和H2O,并再合成ATP的过程。
糖的无氧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不需要氧的情况下分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基础代谢: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指在室温20~25度,清晨、空腹、清醒、而又极其安静的状态。
能量代谢:机体的能量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
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1、试分析比较三大能量系统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①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量最快,不需要O2,不产生乳酸等中间物质。 例如:短跑、举重项目等。
②乳酸能(糖酵解)系统供能特点:供能总量比磷酸原系统多,输出功率次之,不需要氧,产生乳酸 例如:400m跑、100m游泳
③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特点:ATP生成的能量很大(供能总量大),持续时间长,速率低,需要氧,产物是CO2和H2O,不产生乳酸。例如:慢跑,马拉松等。
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①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②环境温度;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④精神和情绪活动。e.其他因素:种族 年龄 性别
前庭反应:前庭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时,放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颤抖及自主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版) GB 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小学课程表word模板可编辑a4纸打印.docx VIP
- 栽培小能手.ppt VIP
- 2025年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认证通用基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14.2+血管与心脏+第2课时(教学课件)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MSDSFORsilicondioxide白碳黑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docx VIP
- 药剂学(第9版)ER 9-1 第九章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课件).pptx VIP
-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