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泉州市惠安县嘉惠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PAGE
PAGE 6
2015—2016年嘉惠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题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那?? ??的色彩,?? ???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⑴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给加点字注音。(2分) 蔚蓝( wèi ) 发髻(jì )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 (1分)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1分) ??印——映
⑵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B )。(2分)?
A、丰富?? 浓烈 ???B、浓烈? 奇特? ??C、奇特? 丰富?
⑶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2分)
色彩丰富、艳丽 (答“形状”得1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大漠孤烟直, 。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
④此事古难全, , 。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⑧子在川上曰:“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这半个学期,我们学到了多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杨树倔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在毕淑敏的《一厘米》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陶影这样一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母亲;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则批判了那种扼杀青少年个性的做法。
4、综合性学习: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世界的未解之谜逐渐被科学阐释清楚。但祖先留给我们的神话故事,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7分)
(1)下面是一名同学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盗火英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太阳神之子》《英雄奥德修斯》《大禹治水》……请你区分一下以上这些神话故事,各举出两个代表作品。(2分)
东方神话:《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西方神话:《盗火英雄》《太阳神之子》《英雄奥德修斯》
(2)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们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点?(2分)
大无畏的气概,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勇于向大自然挑战的精神。
(3)《列子·汤问篇》有一个神话:偃师向周穆王献了一个机械人,这个机械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还能用眼睛传情达意,挑逗穆王左右的嫔妃,致使穆王疑心机械人是由真人假扮的,差一点杀了偃师。这个机械人的巧妙设想,正被现代科学发明的机器人实现着。往往神话中幻想的东西许多都被后来的科学实现了,中外神话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请试举一例。(3分)
神话中的顺风耳与现代各款高科技手机;腾云驾雾与飞机;嫦娥奔月与“嫦娥一号”探月凯旋……
二 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第5—9题。(16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