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DAW专题替代报告--台湾农村妇女的合作经济--梁玲菁0429.doc.doc

CEDAW专题替代报告--台湾农村妇女的合作经济--梁玲菁0429.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EDAW专题替代报告--台湾农村妇女的合作经济--梁玲菁0429.doc

 PAGE \* MERGEFORMAT 17 專題替代報告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檢視回應 第二次國家報告CEDAW第14條農村婦女的權利 台灣農村婦女的合作經濟 報告提出單位: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NATWA) 聯絡電話:02 E-mail: HYPERLINK mailto:natwa@.tw natwa@.tw 會址:台北市辛亥路二段165號7樓 網址:http://.tw 作者:梁玲菁 經濟學博士  HYPERLINK mailto:Sophieliang58@ Sophieliang58@ 2014年4月 前 言 過去,台灣婦女團體很少著力婦女的經濟議題,這兩年,本會深入耕耘CEDAW公約第14條農村婦女,希望引進新的知識,改善婦女經濟。也由此我們發現,國際間早已盛行推動的「婦女合作經濟」機制,我國政府卻一直不夠重視,相關政策法規零散於各部會,缺乏高階、專責統一的推動能量。雖然目前社會也有一些消費、勞動、照顧…等成功的婦女合作社案例,但深入探究,她們多半都是靠自己的自發力量,匯聚社員的共同投入才站上台灣非主流「微型經濟」檯面,政府鮮少像輔導中小企業般的給予關愛扶助。 以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在20年前開始,一群家庭主婦秉持關懷家人健康、食材安全、綠色環保的初衷,從小小的共同購買概念出發,落實於合作社組織行動,如今社員人數超過5萬人,2013年社員的年利用總額也達到新台幣11億元以上,不僅保障消費者權益,貫徹婦女守護家人的初衷,而且也帶動了偏鄉在地小農免於被剝削。更重要的是,透過合作事業的民主參與過程,讓生產、受雇、服務、消費等,其中的各個環節都占了絕大多數比例的女性直接受惠。她們不但增長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經濟生產能力,而且還將合作關懷從社區擴大到國家層面。 台灣社會能否有更多類似的「合作社企業」(國際合作社聯盟與聯合國在2007年金融海嘯後的鄭重稱謂),讓女性展現更多的經濟自主能量?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然而,在當前資本主義社會傾斜財團重利之下,為增進女性共同參與經濟與學習,亟需政府更積極有效的作為。我們深切地認為,合作社企業特殊的「自助、互助、公助」理念,可以創造出眾多「自益、互益、共益」的平民福利,適合台灣女性獨立又合作的堅韌包容特性。台灣目前的社會條件,或許無法普遍成就女性個人的偉大創業,但以小規模、化零為整的合作經營模式,協助社區中的女性,去共同發展一個在地生活、自主選擇、兼顧家庭與個人、就業與創業並進的經濟參與環境卻是非常可行的,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因此,我們提出此份「婦女的合作經濟」民間替代報告,希望督促政府重新檢視合作社發展的相關法令,提出有效政策與作為,以落實國際間憲法保障合作社,創造有利的平民經濟發展、來促進CEDAW第14條婦女經濟參與的權利。 我們有下列五項具體建言: 尊重ICA合作七大原則,國家應落實憲法第145條獎勵合作事業發展,回歸國際間憲法保障合作社之立法架構思維,並積極制定「合作經濟發展政策」,共同推動「第三部門經濟與融資機制」,建置合作社發展基金、合作社創業平台以及風險保證等機制,以保障國民經濟安定,平衡財團市場壟斷弊端。 2. 整合各部會合作社業務工作,提升中央主管部門位階,鬆綁目前國內合作社的相關法規,如聯合國準則(2001)創造有利的合作社發展環境。 3. 將婦女的合作經濟納為國家經濟推動的重要一環,提出具體策略及步驟,協助婦女進行各類事業合作的結社組織。遵從國際勞工組織第193建議文,促進合作社發展與修法指導。 4. 加強各部會與國人的合作經濟教育,尤其是有經濟開發需求的鄉村地區,以及亟需仰賴政府系統協助的二度就業婦女。 召開「婦女與合作經濟」國家/國際論壇會議,分享國際成功經驗,展現政府的政策關注,加強民間學習。 第一部分 國際合作經濟與CEDAW之實踐 觀察圖1,貧窮,可區分為絕對貧窮與相對貧窮,每日所得低於世界銀行訂定美金1.25元以下(以2005年為基期)之人口,為絕對貧窮人口。 無論是「舊貧」或「新貧」,從結果的觀察,呈現在沒有收入、沒有工作、所得太低而無法生存,更是失去生產工具而增加無產階級,其影響層面既深且廣,包括疾病、死亡率增加而降低生產力;也威脅著社會治安,農業安全和糧食自給率,儲蓄不足,投資低落所造成的產業投資不足,外人投資卻步,國際貿易機會喪失,最終國家生產毛額(GNP)下降、失業率上升等,讓社會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等困境。國際合作社運動的長期發展,在關懷「人-環境-地球」過程中,社員「自助-互助-人助」方式,藉由共同購買、農業、金融性的各類合作社,建構健康的社區與合作網絡,解決失業問題,促進創業,增加生產經濟機會,達到累積社會資本,改善國民生活照顧,共同終結貧窮的惡性循環,並且創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