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济考研中国城建史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与城市的产生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从“血缘家族”到“定居文明”。
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使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固定居民点产生。
公元前7000——4000年,产生土地耕作者居民点。
地点: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
国家: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选择基址:山之阳,水之阴,地势高亢,土地肥沃,自然环境条件好。
布局特点:有简单分区,一般包括居住区,制陶工场,公共墓地,公共活动场所,有防御工事、壕沟和围墙。
二、城市的产生
金属工具的使用,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
不从事生产的“商人”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城市随之开始形成。
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公元前4000——3000年,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三、城市的形成条件
经济条件:有广大的农村,提供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财富。
社会条件:有一定的社会组织条件和制度。
自然条件: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基址、物质资源。
技术条件: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
规划条件: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建设。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的历史
中 国 城 市 建 设 史
中国的远古城市
四千多年前,当父系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中,我国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的雏形----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城堡。
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
. “聚”、“邑”的形成
《 史纪·五帝记》:“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城”的产生
《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城”----土地、鼎、戟
. “城”与“市”的结合
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从而,有了固定的???易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易其退,各得其所”。
当具有了防御功能的“城”与专司商品交换的“市”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最早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城市”。
奴隶制社会的城市建设
公元前21世纪,中国社会步入奴隶制,经历了夏、商、周王朝,
大约持续了一千七八百年,这段漫长的岁月是我国城市由产生走向发展的重要历程。
一、 夏商时期的城市建设
国家的产生和阶级的分化,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
以夏少康中兴为界,夏商时期的城市建设可分为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初到夏少康中兴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建设的重点是以原始社会聚落的改造为主。
政治体制决定了三级城市体制:夏王都,诸侯都,臣僚的封地。
阶级分化决定了国野之分,“君子居国,小人狎于野” 。
第二阶段:夏少康中兴到商亡
三级城市体制进一步明确,城市规模等级制度确定。
政治中心地位得到加强,经济中心的作用得以显现。
城市内部分区细化,一般有宫殿区、居住区、作坊区、仓廪区、陵墓区等。道路开始出现经纬制。
二、 周代的城市建设
奴隶社会进入强盛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得到加强,崇尚礼制,使建城制度进一步完善。
周代建国之初的宗族、诸侯分封,掀起了周代的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文王建丰京,武王建镐京,周公建洛邑,使国都的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周代的营国制度:
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王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天子之城的规模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正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九条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使(轨宽八尺)。王宫在城的中央。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左面是宗庙,右面是社稷,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百步见方。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降杀以二, 礼也。”---- 《汉书》
三级城邑,天子居天下之中,诸侯为地区中心,采邑为基层据点。
四、对后世的影响
城市形态: 只要地形条件许可,我国城市大都力求方正,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
路网结构: 方格网式的道路结构是我国城市道路的主要结构形式。
城市中心和中轴线: 我国的城市大多以宫廷和官衙为中心,崇尚择中论,并以中心区的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主中轴线。
城市分区: 我国城市分区等级秩序分明,结构严谨。
五、奴隶社会城市的基本特点:
奴隶制社会城邑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1部分语文知识积累第五讲语言运用二概述与拟写复习课件.ppt
- 美丽社区 和谐邻里.ppt
- 美元指数走低提振银价,关注美国通胀数据.docx
-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十讲散文阅读(四)复习课件.ppt
- 美元的小幅走弱和空头的获利回吐继续给金价反弹动能.docx
-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十九讲议论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
-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十六讲说明文阅读(二)复习课件.ppt
- 美发概念(整理).doc
-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十八讲议论文阅读(一)复习课件.ppt
- 名校课件: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