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道岔-线岔图纸兼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号道岔-线岔图纸兼说明

无交叉线岔(18 号道岔) 1 无交叉线岔,锚段关节式线岔,各吊弦点的双支高度。 2 定位柱 A1 在距岔心不小于 25m,即道岔开口不小于 1320mm 处; 相邻支柱 B1 与岔心距离在 10—15m 之间可调,接触线拉出值正线 40 0mm,侧线 1050—1150mm 之间可调;支柱 C1 满足相邻跨距差和抬高 要求,接触拉出值正线 200mm,侧线 600—800mm 可调。正线工作支 一般采用弹性链形悬挂,正线非支和侧线采用简单链形悬挂。 3 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 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 550mm-600mm 的范围内,正线与侧线上 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 2m;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 反侧)不大于 6~8m。 4 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标准,止动垫片应揋到位。 交叉线岔 1 交叉线岔交叉点的位置,非支的抬高;始触区内是否有线夹; 交叉吊弦的位置、距离。 2A、C 为悬挂点,B 为交叉点,悬挂 A 点一般位于线间距 0~400 mm 范围之内,交叉点 B 位于线间距 400~700mm 范围之内;在悬挂点 A 处,正线接触线拉出值为 300~400mm,并按正常接触线高度设计, 侧线接触线拉出值一般为 400~550mm,并抬高约 150mm,使得 A 点处 侧线接触线位于受电弓的正常动态抬升量以外;在悬挂点 C 处,正线 接触线按正常高度设计,侧线接触线比正线高 30mm。 3 在交叉点 B 处,为了减小接触网的硬点影响,正线接触线相对 于正常高度抬高 10mm(通过吊弦实现),侧线接触线相对于正线抬高 20mm,与悬挂点 C 处高度一致;侧线在 AB 段按抛物线抬高,在 BC 段 靠近线岔处(线间距 550mm~600mm 处)设有一交叉吊弦(正线接触 线通过吊弦悬挂于侧线承力索上,侧线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于正线承 力索上),正线与侧线上的两组吊弦的间距一般为 2m,意在使始触区 附近两支接触线在动态作用下能够同步抬升;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 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 6~8m。 4 岔区等电位两只悬挂,如果间距较小(小于 300mm),应在承力 索上并接一段长度为 400mm 的 35mm2 铜绞线,以避免动态放电。 5 两接触线间距 600-1050mm 范围为无线夹区(始触区),无线夹 区不得安装任何线夹;交叉吊弦采用不带载流环的吊弦;连接螺栓紧 固力矩符合标准,止动垫片应揋到位。 6 交叉吊弦应为两端带导流环的整体吊弦;导线侧导流环应装在 线夹倾斜的反侧,如下图所示(图中只是显示导流环安装位置),导 线面应尽可能满足水平状,倾斜角最大不得超过 15°。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