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掖山景点
阿掖山景点
阿掖山在岚山港西北,东临黄海,南缘江苏,方圆15平方公里,主峰老爷顶海拔314米。阿掖山以临海“雾气常昏如夜”得名。山间云雾缭绕,遍布怪石幽谷。古人赞誉她“叠嶂矗霄真如画,天成景色即蓬瀛”。?? ?阿掖山是岚山城市规划区内的一个风景山,岚山城区规划的特色就是“山在城中,城围山转,绿树红瓦,碧海蓝天”。这里所说的山就是阿掖山。??? 阿掖山东临黄海,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老爷顶海拔314米,山以“临海雾气常昏如夜”得的名,这里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怪石幽谷,冠与群山。??? 阿掖山美,美在有丰富的林草植被和碧绿如茵的松林,山上松林涌动,绿波漫卷,阵阵松香沁人心脾,令人浮想联翩;春夏之际,山坡上蒿草青青,野菊花、蒲公英、旱莲草、仙鹤草、白头翁、野百合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争芳斗艳。成群结队的灰喜鹊、大山雀、杜鹃、猫头鹰、黄金雀等森林卫士忠实的保护着这片绿色的海洋,难怪有人惊奇:山上见不道松毛虫!到是我们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的苍鹰、白鹤等珍惜鸟类在这里悠然自得的栖息。山、林、鸟、水在这里相依相存,休戚与共,构成一方青山巍巍,绿水悠悠,自然和谐、天人和一的生态乐园。
阿掖山上有“蛤蟆听经”、“苍鹰唤魂”、“猴子观海”等怪石奇观,又有邵平洞,洞前有天然影壁,一棵古老山茶树掩映一旁。传说茶叶冲水可医百病。山上另有以下景观:??? 笔山? 笔山,以“两峰争山,形如笔”,得名。山在主峰南侧。明人赵应元诗《笔山春晓》有“金鸟才上晓山明,暖气浮春万象新”佳句。??? 观云院 ? 在主峰东侧,也称上寺。古院建于公元1264年,院前临深涧,登临可观沧海,看岚山港,脚下行云流水,十分壮丽。??? 陈僧洞 ? 为阿掖山主峰北侧天然石洞,可容数十人座卧。清《安东卫志》载:“陈僧元时炼丹于阿掖山之洞,后破壁飞出,今洞以陈僧名。”故又称“仙人洞”。??? 卧佛院 ? 在主峰东北山下,也称下寺。始建于唐代,重葺于元大德年间。寺前有千年银杏树两株,传说唐代东征高丽时,将军薛礼曾在树下拴过马,大株高29米,小株高28米???苍翠古茂,世所罕见。明人赵应元有《山寺晨钟》诗盛赞。清人宋琬留有:“僧房山鸟栖,松际孤烟凝。薄暮投石床,阑干醉复平”佳句。今存元大德时重修卧佛诗碑一幢,可寻觅当年胜况。??? 白马坟 白马坟就在卧佛院的右首小山半坡上,那儿长着一种颇为奇特的长草是别处所不见的,人们都说那是白马的长鬓。薛礼把心爱的一匹白马留在了卧佛院,从而也为阿掖山留下一个永远的白马坡及白马坡动人的传说。
鏊头山、飞来石 ? 在山主峰南巅。古时为信号台,形如海龟。旁有一巨石,名“飞来石”。《安东卫志》记载:“(山)顶有峰墩。墩兵建旗鼓于其上。”??? 水帘洞 ? 在主峰西南,洞口30米方圆,深6米,有山涧成瀑布笼罩,如同水帘。《安东卫志》称:“虽赤旱炎蒸,甘寒清冽。”洞中石壁有“玉漏洞月去 ”摩崖刻字,另有古今游历者题咏,刻满洞壁,水帘洞南北各有胜景。北为“鹞子涯”,岩上排满山鹰巢穴。南有“桃花洞”,洞前苍松掩映。??? 万卷书 ? 在卧佛院东南,有数百条石森然罗列峰上,如万卷图书并立在其间,景象令人心动。???
阿掖山,“阿夜山”也!
?
清光诸《日照县志》援引《方舆记要》云:“‘掖’作‘夜’,谓临海雾气常昏如夜,故名”。后因谐音写作“阿掖山”。
?
【1】
?
阿掖山,纵横几十里,方圆十五平方公里,由观山、轿顶山、笔架山、慈眉山、鳌头山、凤凰山和金牛岭等组成,余脉自东南入黄海,主峰老爷顶海拔314.8米,端庄雄伟,冠盖群山。
?
登上老爷顶,时有浮云掠上峰顶,常见薄雾抹过山涧,群峰皆伏脚下。放眼远望东海汪洋,只见茫茫水域一望无垠,水天一色,汹涌波涛向岸边滚滚而来,沧海一览无余。
?
阿掖山,山不高,也不大,但正如古人所言:山不在高!
?
阿掖山山陡石峭,松峥柏嵘,古刹洞府、奇石怪景颇多,而众多文人名士的墨宝,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山、海、人合一,为之倍添“思古之幽情”。
?
自山东南而上,穿石门,过石门墙、金盆地,观“蛤蟆听经”、“苍鹰唤魂”“猴子观海”、“徐福求仙”等奇石后,可达主峰“日观石”处。其石“巍峨峭拔,绂绕如椅望”。伫立其上,东可遥观日出扶桑,缥缈三岛(车牛山、达山、平山),西可鸟瞰安东古城风貌,北可夜眺日照港万家灯火,南可一窥秦山(位江苏赣榆县近海)海市佳景。
?
清康熙十一年《安东卫志?山川》记:
?
其山(秦山)半出水面,如沉如浮,远望之如楼台,天水一色。每至春夏之交,变化无常,时如楼台、城廓、松竹人物之状,谓之海市。
?
明长史赵应元曾感慨于《东海汪洋》:
?
极目东南望海洋,水天寥廓共苍苍。
?
波涛万倾浑无际,潮汐千年信有常。
?
浪说蓬莱真胜地,谁云红日出扶桑。
?
几番远眺忽常啸,俯仰乾坤觉兴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