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病虫害防治选编
水稻病虫害防治;一、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 卷叶黄枯; 打绺青枯;发病棚;2、发病规律
水稻为喜温作物最好在15℃以上,如果在育苗期间发生一次寒流,温度下降后又慢慢回升,立枯病就会大发生。
床土PH值过高,发病重。
播种过密易发病,因为过密根生长不好,干种300克/米2,湿种400克/米2。
采取本田小棚育苗,未能进行高台作床,苗床较低
;3、防治措施
①床土要拌草炭PH值应调到5.5以下,用H2SO4或调酸剂。
②苗床设置,隔离层用沙子。1CM厚。
③播种适量300克/米2。
④提高催芽技术,20℃以上,35℃以下练好苗,苗齐苗壮。
⑤科学管理,从播种到立针期保温保湿,2-3天后保温浇水(前保)出苗后至3叶期要控温(中控),3叶后灌一次拦腰水,并适时通风炼苗(后炼)。
一般出苗后28℃~30℃为宜。秧苗1.5叶开始通风,白天保持25℃~28℃,夜间盖膜保温。2.5叶前后温度控制在20℃~25℃,3叶期选好天炼苗,逐步实行日揭夜盖。
;⑥喷药65-70%敌克松WP1000倍液,3公斤/米2喷硫酸水3000倍液,床土消毒。
一叶一心、二叶一心各一次,每平米50%立枯净(福.甲)1.2克对水3公斤喷洒
30%瑞秧青(甲霜·噁霉灵)200毫升兑水喷200平方米苗床。
ABT4号生根粉浸种8-12小时。防效98-100%。;二、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2、发病规律
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种子带菌为主,带菌率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0.16%-16.4%之间,初侵染源主要是种子,土壤和病稻草也可带菌,其上的分生孢子可存活一年。多从伤口侵入。当稻种萌发时,病菌也萌动并侵染水稻幼芽而引起幼苗发病。病苗上的病菌可借风传播,使病害扩展,或通过移栽传至本田。水稻开花期病菌侵染花器而引起种子带菌。
温度高发病重,30-35℃病菌出现多,20℃几乎见不到病菌。品种糯米发生轻,粳米重,籼稻也重,早熟品种轻晚熟品种重。在扬花阶段发病率较高,以后开始下降,抽穗开始头三周是重点发病期 。伤口多有利于病的侵入,脱粒时受伤的种子和移植时受伤过重的秧苗易发病。烈日中午拔秧、插隔夜秧、深插秧、N肥施得过多发???重,贪青组织柔嫩,易被病菌侵入。;3、防治措施
①精选种子和建立无病留种田,在普遍发生的地区,可以改种无病种子剔除秕粒和受伤种子。
②种子处理,25%施保克(咪鲜胺)EC25毫升加水100升混配可浸100千克水稻种子。45%的901WP、500倍液,35%恶苗灵1瓶(200克)浸50公斤种子,一浸到底。
③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催芽不要太长以免下种时受伤。
④及时拔出病株,把有恶苗病的稻草烧掉。南方提出五不要:烈日下、冷水中、隔夜秧、老龄秧、深泥秧。
;三、稻曲病;稻曲病;2、发病规律
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以菌核在地表面越冬,第二年7-8月菌核萌发,产生大量子囊孢子,也可以厚膜孢子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二者均可借气流传播到田间,侵害花器和幼颖,引起发病。
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 籼稻的抗病性强于粳稻和糯稻,长粒型 颖壳粗糙型不裂颖抗病。
②及时摘除病粒烧毁避免病田留种。
③收割后深翻、深埋菌核。
④合理施肥配合施用P、K肥。
⑤种子处理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48小时,10% 401抗菌剂50倍液浸种3小时。
⑥药剂防治,一般在水稻孕穗期喷药(水稻出穗前7-10天)喷药,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三唑酮1000倍液,DT悬浮剂每公顷1500克-2250克;18%多菌酮粉剂,每公顷2250-3000克;20%粉锈宁EC每公顷1125毫升;25%敌力脱EC2000倍液,防效100%。20%毒菌锡1500克/hm2。在孕穗期喷一次防效90.42%,20%井冈霉素750克/hm2防效85.47%。
;四、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 穗颈瘟;三、侵染循环
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稻梨孢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种子上越冬,以病稻草上越冬为主,干燥条件下,可以存活一年以上,潮湿情况下可能存活2~3个月。稻草上的菌丝于6~7月间,降雨后,就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
;四、发病条件:
(1)品种抗性:品种间抗性有很大差异,当前生产上所用的抗病品种多属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则丧失抗病性。
(2)菌源数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pdf VIP
- 电商平台客户投诉处理协调配合措施.docx VIP
-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课件.ppt VIP
- 标准图集-新型城镇化-智能灯杆.pdf VIP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图集.docx VIP
- 2024年11月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人员笔试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doc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doc VIP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企业标准.doc VIP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docx VIP
- 电商平台纠纷处理与客服投诉管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