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的论文.docVIP

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的论文.doc

  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的论文 作者:曾祥国,向发云,张鹏,韩永超,吴润玲,顾玉成,王晴芳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发生在湖北的草莓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菌菌丝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好立克、丙环·咪鲜胺和施保功,其ec50值分别为0.002 2、0.005 6和0.009 3 mg/l,福星、施保克、百泰、世高、凯特、溴菌腈和凯润的ec50值均相对很低,这10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草莓胶孢炭疽病的首选杀菌剂;腈菌唑、翠贝和二氰蒽醌的抑制活性较差,ec50值分别为12.12、17.58和106.99 mg/l。   关键词: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毒力测定;杀菌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s482.2;s668.4;s43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3-5369-03   toxicity test of 13 types of fungicides for straic cro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loeosporioides(penz.)sacc.,eans of mycelium groethod. the results shoong ix of propiconazol and prochloraz shog/l respectively, folloothalonil. these 10 fungicides yclobutanil, 50% stroby g/l respectively.   key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 toxicity test; fungicide; screening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有“果中皇后”之称,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自1931年首次报道草莓炭疽病以来,已有多国报道该病的发生,其广泛的传播性和潜在危害已被广泛关注[1]。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该病发生。因此,其对7~8月份草莓生产苗繁育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我国于1997年由叶正文等[2]首次发现草莓炭疽病,湖北省该病发生越来越重,严重阻碍了草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温多湿的育苗季节更为严重。目前对该病害的研究主要有叶正文等[2]对抗病品种筛选、龙军等[3-9]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等,针对防治该病害的农药筛选研究很少。作者力求筛选出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毒力大、抑菌效果好的杀菌剂供生产上使用。因此试验选用13种杀菌剂作为供试药剂,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毒力强的杀菌剂,为防治草莓炭疽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来源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分离,并通过分子鉴定保存的炭疽病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10],经过单孢纯化后获得供试菌株。   1.2 供试药剂   经预备试验筛选出以下几种药剂做药效测定(表1)。   1.3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采用杀菌剂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10]。上述药剂均用无菌水配制成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在无菌操作台上将不同梯度的药剂加入到灭过菌的冷却到40~50 ℃的pda培养基中,倾入后立即水平方向平稳摇动三角瓶,使药剂在培养基中均匀分布后倒平板。在每个平板中央接入一块直径为0.5 cm的菌苔,以不加药剂为空白对照。25 ℃恒温黑暗培养6 d后用“垂直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检查药剂的抑菌效果,每处理5皿,重复3次。   将pda培养基放入121 ℃高压灭菌20 min。按每个三角瓶分装60 ml。分装后放在无菌操作台上,用移液枪移入被稀释后的不同浓度的农药,并摇匀。然后快速将其分别倒入3个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倒入20 ml,待其冷却凝固后在培养皿左上方贴标签纸标记(预备做农药抑菌试验的农药的编号),然后用打孔器将供实验菌打孔,移入培养皿内[4]。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中,25 ℃恒温黑暗培养6 d,观察并测定抑菌圈直径。检查药剂的抑菌效果,每处理3皿,重复3次。通过十字交叉法对抑菌圈的大小进行测定。   抑菌率=■×100%   将药剂对菌丝的抑制率转换成几率值(y),药剂各浓度(mg/l)转换成对数值(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最后计算出各药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