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周兴陆)第6讲-咏物伸意.docVIP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周兴陆)第6讲-咏物伸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周兴陆)第6讲-咏物伸意

PAGE   PAGE 9 第六讲、咏物以伸意 在中国文化中,物与物之间、物与我之间、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相互对立的,而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不同而彼此相通。中国哲学讲“万物一体”,这个“物”也包括人,人与物也是一体的。自然外物,不是外在于“我”的客观对象,而是与“我”异质同源、相感相通,都是自然元气的不同运化,物与“我”是一体的。《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的自然观的最经典表述。 在这种观念支配之下,中国古代诗歌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重视外物对诗人内心的感动,诗人内心对外物变化的敏锐感悟。《诗经》中对自然物摹声拟状,多有简洁而逼真的描写,当然,这些描写只是“兴”,不是诗歌的主体内容。屈原《橘颂》曰:“后皇嘉树,橘来服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既描写橘树美好外形,翠绿的叶子,洁白的花,层层的枝条,尖尖的棘,圆圆的果实,青黄错杂,色彩鲜艳,更赋予橘一种品格,托橘以言志,象征屈原坚强正直、遗世独立、傲然不迁的人格的象征。这是古代诗赋的一种常见手法。 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 兔园,即梁园。孝文皇帝子刘武,封梁王,封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刘武为窦太后少子,太后溺爱他,梁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筑兔园,东西驰猎,拟于天子。这里代指都城建康中的官园。时何逊为梁建安王萧伟的记室,建安王伟都督扬州(治所在建康)。标,显示。物序,季节时序的变化。 ,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却月观、凌风台,不详,可能是建康城内观台名。 。 朝洒长门泣 长门泣,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事。 ,夕驻临卭杯 临邛杯,用卓文君、司马相如事。卓文君,蜀临邛人。 。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何逊的这首诗,非常有名。之所以有名,可能与两件事有关,一是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曰:“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是此诗“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二句,被北宋诗人林逋点化为“雪后园林才???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咏梅》),后人誉之为“最有神解”。何逊此诗最大特点是抓住《早梅》之“早”字来摹态传神。首二句点名时地,梅花对时序物候的变化,最敏感,最警觉。三四句“衔霜”“映雪”,正是扣紧“早”字而神韵嫣然。“枝横”二句,对仗工整,深具匠心。洒泪驻杯,写情,睹此孤寒易谢之物,不免情绪惆怅。末二句,好像梅花也有意绪,知道自己的生命很快就会飘落,故而早早赶着上春头就开放了。全诗咏物而有情韵,虽然未可指实,但一种孤寒凄清的哀伤还是隐然可见的。 从所咏之物的不同,可以品味出诗人的不同胸襟和诗歌的不同气象。六朝诗人所咏之物,多闺阁物事,浓艳琐细,且以静物为主,而唐代诗人所咏的对象有很大的变化,鹰、马等象征着力量和自由的矫捷刚健的物事,常成为诗歌吟咏的对象。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 素练,画绢。风霜起,张孝祥说:“言鹰之威猛,如挟风霜而起也。” ,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 身,猶“耸身”。 ,侧目似愁胡愁胡,犹謂思胡地。鷹産於北方,故云。 。 绦旋光堪摘 绦,用来攀鷹的细绳子。鏇,转轴,套在鹰腿上。摘,解去。 ,轩楹势可呼 轩楹,堂前的廊柱。势可呼,谓可呼之使猎。 。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毛血”句,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 这是杜甫的一首题画诗。杜甫的题画诗,常是把画中之物当真物、活物来写,这是他的一个特点。首二句是倒插法,突兀而起。“言此素练也,而风霜忽起,何哉?由来苍鹰画作,殊绝动人也。”(浦起龙语)接下来把画鹰当真鹰写,三四句写鹰之矫健身姿和机警神态,呼应“风霜起”。五六句写鹰振翅待飞,做好搏击长空的准备,转引起下句。七八二句,收结五六,谓什么时候可以凌空搏击,驱除凡鸟,净扫尘沙?语气紧健。“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浦起龙语)。此诗一般认为是杜甫年轻时的作品,咏物以言志,其中鹰的形象寄寓了年轻的杜甫期望振臂高举、大展鸿图,以扫除邪恶的宏伟壮志。再看杜甫笔下的马: 房兵曹胡馬 杜甫 胡马大宛名“胡马”句,《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锋棱瘦骨成 “鋒稜”,張耒:馬以神氣清勁爲佳,不在多肉,故云云。 。 竹批双耳峻“竹批”句:賈思勰《齐民要术》载《相馬经》:“耳欲銳而小,如削竹筒。”竹批,即“削筒”。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此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29岁,风华正茂,就像诗歌中的大宛骏马一样,“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俨然是一个可以横行万里、托付生死的豪侠之士。然而,大历四年(769),“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