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复习第8讲CO2的性质和制法
第8讲 CO2的性质和制法;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CO2是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溶于水。固体CO2俗称_________,易升华吸热,可作_________。;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通入水中生成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________试验。;(2)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
利用________或__________和_________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取决于 和 。);③收集和验满方法
收集:______________法
验满:将燃烧的木条________________,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④检验方法
将_____________倒入集气瓶中振荡,溶液变____________,说明气体为CO2。
⑤干燥方法
通常使用_________对CO2进行干燥,不能使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干燥。;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1)根据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可用来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一种工业原料,可以用于制纯碱、尿素和__________等工业。
(3)干冰可用作___________,可用于保藏很容易腐败的食品,还可用于____________。
(4)在温室里施用CO2作___________,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Cu + CO2;中考链接;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4、请举出三种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8、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9.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王强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填代号),理由是 。;10.①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 ;b 。
②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
(2)小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①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⑴除去CO2中少量的CO,应让混合气体通过
;
⑵除去CO中少量CO2,应让混合气体通过
。;12.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13.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14.水蒸气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方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SN/T 4746-2017_进出境水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pdf VIP
-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全册简洁教案.pdf VIP
- 2025年园艺花卉电商冷链物流冷链运输车辆与路径优化研究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A版2019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与活动指导考试试题.doc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空白表格word下载.doc VIP
-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井上、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