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的方案文档
PAGE \* MERGEFORMAT6
新郑一中第一届“好想你”杯
“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喜迎建国65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广大师生热爱中华语言文字,熟悉、亲近经典,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感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树立实干兴邦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美丽新郑、美丽一中贡献力量。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由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第一届“好想你”杯“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活动。
二、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师生
三、参赛类别(任选其二)
1、教师组 2、学生组 3、师生混合组
四、诵读主题
以“共筑中国梦、同牵华夏情”为主题,选择反映民族精神、时代风貌、新郑特色、郑韩枣文化和一中内涵的中华经典古诗文以及优秀现当代作品进行诵读。对师生原创佳作酌情鼓励性加分,附带推荐篇目,对选择不做硬性规定。
五、诵读形式
1、单人诵读 2、二人对诵 3、集体诵读;诵读形式要契合于作品内容与主题,充分挖掘作品内涵;可配背景音乐或者flash画面(自选自备);活泼新颖,特色鲜明为佳;时间3-8分钟,集体诵读人数在10—40人之间。
六、活动流程与时间
1、初赛:9月10——9月20日各级段统一制定活动方案、具体指导各班开展活动并在年级统一比赛基础上产生最终成果(保证有一至两个二人对诵、一个集体诵读形式,保证至少有5名教师参赛)。
2、推荐:9月21日各年级将参赛类别、参赛选手、表现形式、参赛作品以及背景音画交教导处。
3、集训:9月22日——9月27日教导处具体聘请专家并组织语文组辅导老师对所有参赛选手进行分类指导、集中培训。
4、彩排:9月28日进行三次全程彩排,请领导现场指导,对存在的问题、演出方案进行整改、完善,将最终方案已书面报告形式呈报学校。
5、决赛:9月30日下午2:00——4:30,新郑一中艺术中心。
七、评委组成(初步拟定)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专家,教体局、教研室领导、教研员,新郑一中领导和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会代表。
八、观众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各出550参与现场观赛,具体由级段长负责组织。
九、现场布置:好想你公司与新郑一中共同设计,后勤处具体实施,9月29日完成,教导处负责现场音响、画面调试。
十、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二等奖6名(各500元)、三等奖10名(各300元),优秀组织奖2个(级段各2000元)、优秀辅导教师奖18名(各200元)。奖品或奖金由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提供。
十一、颁奖
9月30日下午决赛结束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新郑一中联系人:
平俊杰 副校长 周振涛 教导主任李新峰 团委书记 附1
决赛活动程序(初步拟定)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唱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好想你”嘉宾祝辞
五、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开始
六、主持人宣布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八、比赛结束
附2
第一届“好想你”杯“中国梦·中华情”经典诵读
推荐表
推荐年级诵读篇目表现形式
诵读篇目简介
体现的主题
诵读者姓名
评委评分结果
评委综合评价
获奖等级
附三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一:《诗经》(3首)?★郑风·风雨、★郑风·野有蔓草、★郑风·子衿
二:楚辞(2首)(战国·屈原)?8★离骚(前半部分)、★九章·橘颂?三;汉代诗歌(8首)★羽林郎(汉·辛延年)、★长歌行(汉乐府)、?★四愁诗(汉·张衡)、★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短歌行(汉·曹操)、★观沧海(汉·曹 操)、★龟虽寿(汉·曹操)?
四: 魏晋南北朝诗(3首)、★西洲曲(南朝民歌)、★敕勒歌(北朝民歌)、★?木兰诗(北朝民歌)
五:唐诗(26首)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凉州词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唐·王之涣)、★望月怀远(唐·张九龄)、★出塞(唐·王昌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将进酒 (唐·李白)?、★ 行路难(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登高(唐·杜甫)?、★春望(唐·杜甫)?、★蜀相(唐·杜甫)、★春夜喜雨(唐·杜甫)?、★望岳??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凉州词? (唐·王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山居秋暝(唐·王维)?★忆江南? (唐·白居易)★长恨歌(唐·白居易)、★琵琶行(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