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岩溶工程地质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第九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岩溶(国际通用术语Karst,译名喀斯特)是在以碳酸盐类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由于水特别是地下水,对岩石以溶蚀为主的作用所形成的诸现象的综合。 岩溶作用表现结果: 1 形成独特的地貌:如石芽、溶洞等。 2 形成特殊的水文地质现象,地表水不发育、冲沟很少,岩体透水性大。 可溶岩包括碳酸盐类岩石以及石膏、岩盐、芒硝等其他可溶性岩石。 ;;;;;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广,面积约达130×104km2,主要集中于华南和西南.这两个地区分别发育了或保留着大面积的热带岩溶;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我国中部地区,岩溶化程度较弱:再次为华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岩溶化程度远不及南方;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残存古热带岩溶岩,已受寒凉作用的改造,为一特殊类型的岩溶。;; 岩溶地区也有其特有的工程地质问题。最突出的是由???地下溶洞、溶蚀裂隙发育,修建水工建筑物遇到的强烈渗漏问题。 研究岩溶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密切。;;2005年7月2日莱芜西泉河村岩溶塌陷;; Ⅰ线隧道困住了16名施工人员,Ⅱ线隧道困住了36名施工人员。 宜万铁路在群山峻岭中穿行,全线共有隧道121座,桥梁179座,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73.96%。据测算,宜万铁路平均每公里造价4400万元,远远超过青藏铁路。野三关隧道全长约13.97公里,为宜万线最长的隧道,总投资2.6亿元。;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 碳酸盐岩是化学上的难溶盐,如何形成岩溶作用,原因如下: 地下水并非纯水,而是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溶液,水中除了最常见的碳酸外,还有无机酸、有机酸和其他盐类,这些化学成分对碳酸盐共同起着溶蚀作用。 碳酸盐的溶蚀涉及多相体系化学平衡的复杂溶解过程,同时,又有某些特殊效应使其溶蚀能力加强,致使岩溶发育既有由表及里的趋势,又有地下岩溶优先并强烈发育的现象。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含CaCO3和H2CO3的水中,存有 CaCO3=Ca2++CO32-???? [Ca2+][ CO32-]=Ksp H2CO3=HCO3-+H+?? [H+][ HCO3-]/[ H2CO3]=Ka 当CaCO3与含有H2CO3的水溶液接触后,由于H+和CO32-结合形成了弱酸HCO3- ,故上述两平衡分别向右移动。 CaCO3=Ca2++CO32- H2CO3=HCO3-+H+ H++CO32-=HCO3- ????因此溶解中CO3-浓度降低使? [Ca2+][ CO32-]<Ksp,从而促使CaCO3,溶解,而溶液中的H+降低,又使[H+][ HCO3-]/[ H2CO3]<Ka将又引起H2CO3的进一步电离,结果不溶的CaCO3转变为可溶的 Ca [HCO3] 2 CaCO3 +H2CO3=Ca2++2HCO3-; 因此,地表雨水中溶有大量CO2,,CO2与水生成H2CO3后渗入到石灰岩地层中,将一部分CaCO3溶解,从而使地下水中会有较多的酸式碳酸钙,这种含有Ca [HCO3] 2的雨水一旦流出地表时,由于压力降低而引起CO2逸出,CaCO3可沉淀出来。 如果在封闭系统中,石灰岩的溶解总量取决于水中最原始的CO2含量,当达到平衡后溶解作用就停止,甚至使CaCO3从水中析出,但由于自然界为开放系统,因此岩溶作用是不可逆的过程,这就是碳酸盐岩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各种地表和地下岩溶景观的根本原因。 由上可见CO2的存在对碳酸盐岩的溶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地下水的CO2主要来源于大气、土壤中的生物化学作用所产生的CO2,因此,热带、亚热带森林区岩溶异常发育。 ; 1)空气中 含量的变化 大气中 含量高,必然增加水中的 的含量从而增强 的溶解。这是影响 溶蚀的首要因素。 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很强。使有机物分解为各种有机酸。不同气候带、不同土壤的不同深度处, 体积也不相同。; 因为降雨和地表水是通过土壤渗入到灰岩中的,因此决定水中 含量是土壤空气。溶洞中 含量介于大气和土壤空气之间。; 2)影响 溶解的各种因素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而与温度成反比。 A 与温度的关系 ;B 承压状态 ;C 静水压力 亚库克斯(Jakucs,1978)强调了静水压力使水中溶解二氧化碳增高的效应。雨季降水通过土壤层大量补给岩溶管道及裂隙,当补给水流终止而灰岩裂隙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降落时,即产生轻微的吸力,将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吸入岩溶裂隙。下次降雨大量渗入地下就会将细微裂隙中的空气拘留在水中成为气泡,这种水、气泡两相体系,在循环过程中向深部运动达到自由水面以下几十米甚至一百米,静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