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3.ppt

  1. 1、本文档共1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规划3

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一章 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一节 概述 ;一、居民点的形成;二、居民点的分类及我国居民点现状; 建制镇还包括独立工矿区或旅游服务基地等。农村型居民点是指未建制镇和村庄,村庄依其规模大小,又可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 (二)现状;三、小城镇的概念;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一章 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二节 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体系布局;一、小城镇体系;二、小城镇体系布局应考虑的因素;三、小城镇体系布局的方法和步骤;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一章 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三节 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选择;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二、居民点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一章 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四节 确定居民点的性质和规模;一、确定居民点性质;(二)确定居民点性质的方法;二、确定居民点规模;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一章 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 用地规划 第五节 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一、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概念; 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以形成居民点工业小区。 2、按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组成梯级布置,以形成居民点生活居住小区。 3、配合居民点各功能要素,组织居民点绿化体系,建立各级休息与游乐场所。 4、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特点,分布建筑群体系,形成居民点的公共活动中心。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居民点道路的类别,形成居民点道路交通体系。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 ;二、居民点主要用地的规划布置; 仓库用地的布置应满足仓库用地的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不能过高,土壤承载力要高;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接近货源和供应服务地区,合理组织货区和货物运输,最大方便地为生产、生活服务;不同类型仓库最好分别布置在不同地段,同类型仓库尽可能集中紧凑布置,但居民日用品供应仓库应均匀分布,以便接近供销网点;仓库就有足够的用地,但不应浪费用地;仓库用地的布置应注意居民点的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产生,确定居民点安全。;(三)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居住用地的分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布置,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组织用地时,常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另一种是分散布置,即当用地受到自然条件限制,或因居民点的工业和交通设施等的分布需要,或因农业良田的保护需要等,需将用地采用分散布置的方式。;(四)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置;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节 概述;一、道路交通规划的意义;二、道路交通特征; 1、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 2、交通流量和密度的关系;三、道路上的通行能力;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节 交通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的调查工作; OD调查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客流调查常用家访调查法,货源调查常用发(收)表调查法,此外还有路边询问调查、工作出行调查、运输集散点调查、公交线路调查等方法。 ;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二)远景交通量预测程序;三、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二)运输对象对运输条件的要求;第三篇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第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三节 公路用地规划;一、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二、公路的分级与主要技术指标 ; 二级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任务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5000辆。 三级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一般干线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 四级公路--沟通县、镇(乡)、村等的支线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二)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路面宽度 3、路基宽度 4、平曲线半径; 5、停车视距; 式中 S--停车视距(m) V--计算行车速度(Km/h) k--汽车制动器使用系数,一般采用1.2-1.4 h--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 i--路线纵坡度,上坡时取“+”,下坡时取“-” t1--司机反应时间,一般取0.5-1.5S i0--安全距离,取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