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控实验双足机器人行走膝关节力矩控制
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力矩控制
摘要
本文针对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力矩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抽象的运动问题简化为易于计算的模型,并且对模型特点进行了分析。设定参数并根据模型推导出传递函数,然后对于被控对象膝关节的控制电机进行了设计。最后采用matlab 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得到了具体参数,同时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利用性。
在控制器设计中,使用了PID校正进行提前修正,使得控制系统更容易达到我们的要求。
最终的仿真结果证明文章所采用的建模方法以及控制器的设计是合理的。
关键词:双足机器人 动态行走 膝关节 力矩控制 PID校正
引言
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机器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吵得火热的话题。同时,由于它的研究是一项有关机械、电路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以及其他各个学科与科技的综合展示,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从某一方面也代表了国家科技技术的水平。
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操作机,通过可变的程序流程,以完成多样化的任务”。我国著名的机器人专家蒋新松则给出了更为简洁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拟人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双足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它更具有拟人性,可以适应一些并不十分理想的地形与环境,因而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及工作,科技工作者研究双足机器人的热情自然也从来未曾减少过。
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我国相比之美国与日本这种科技大国起步较晚。早在上个世纪中下旬,便有很多行走机器人诞生于欧美和日本。虽然我国现已有许多科技人员投入到了对机器人的研究中,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处于初级水平,有待加大马力迎头赶上。
正常人体的运动结构十分复杂,因而对于双足步行机器人动态行走的研究则更具有复杂性。本文则正对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过程中的膝关节这一部位进行针对性研究,通过对双足机器人膝关节控制器的设计以达到控制其力矩的目的,最终使机器人能够平稳地沿直线行走。
文章流程如下:
首先对被控对象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数学模型
其次根据建立的模型求得开环传递函数G(s)
然后分析并设计控制器,得到闭环传递函数Φ(s)
最后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结果以及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
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由于仿人体的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需要髋部、膝关节已经踝关节等各部位
的协调工作,但我们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我们仅对膝关节进行研究同时将其简化为一个刚体模型,而行走状态为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
首先,根据现有知识,我们得到一个简易的机器人腿部模型,如下图所示:
其中右图为机器人进入开始行走状态时腿部以及膝关节的示意图,θ角为腿部抬起后机器人大腿部分的倾斜角(即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我们在机器人膝盖部位安装一个控制电机为其腿部的前行提供一个控制力矩。根据简化后的腿部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时膝关节力矩平衡公式:
(1)
即
(2)
其中,为电动机和负载折合到控制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
为电动机和负载折合到控制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
为电枢电流产生的电磁转矩。
分析被控对象特性
根据已得出的公式(1)(2),计算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其执行部分如下:
小电流通过放大器形成大电流,在经过控制电机与一个积分环节网络得到最终的输出角度θ。
在设定在超调量%=5%,调节时间ts=0.3s的情况下,解得T=0.1s,=5
因而,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设计控制器
控制器方框图如下:
比例-微分校正系统PID用以产生提前修正作用来改善系统性能。
为电压放大器,将输入角度转化为电压信号。
反馈回路为角度传感器,使膝关节转过的角度得以反馈回输入指令,=1。
闭环传递函数:
仿真验证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得到如下结果: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验证结果:
最终得到PID校正系统=0.5065,=0.0086
稳定性分析: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具有负的实部,或者说所有闭环特征根均位于左半平面内。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
求得系统的特征根分别为
奈奎斯特图:
故该系统稳定性良好
结论
在针对被控对象的整个研究分析以及控制器的设计中,我们的优点以及有待
改进的方面如下:
可取之处:
我们对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问题被具体化,更加容易理解;
超调量%=5%,调节时间ts=0.3s,反应速度快;
控制器简单、实用,使用PID校正可以提前达到修正的目的。
有待改进之处:
由于我们在研究指出对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使得一些原本存在的问题被忽
略,同时我们仅考虑了双足机器人膝关节这一部分的情况,而未考虑到更加切合实际的髋部、膝关节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章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doc
- 第14章蛋白质代谢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doc
- 第14节楼地面工程.doc
- 空白弱电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计划.doc
- 第12讲染色和赋值.doc
- 第11章干燥与空气调节.doc
- 第14讲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探讨.doc
- 第13单元位移和时间的关系.doc
- 第17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
- 第16章飞行时刻科幻速度.docx
- 301115_2024_#ESG_联检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_2025-04-29.pdf
- 300308_2024_#ESG_中际旭创_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21.pdf
- 想生科技产品注册公告及所需文件상생기술제품_등록_공고문_및_제출_서류.pdf
- 300760_2024_#SD_迈瑞医疗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9.pdf
- 300870_2024_#SD_欧陆通_欧陆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2.pdf
- 301369_2024_#ESG_联动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8.pdf
- 300937_2024_#SD_药易购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5.pdf
- 300621_2024_#ESG_维业股份_维业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9.pdf
- 300428_2024_#SD_立中集团_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文版_2025-04-21.pdf
- 301167_2024_#ESG_建研设计_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0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