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
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求资料加微信:gzxxzlk
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3、让学生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方法:采用师生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讨论交流的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解读考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其能力层级为B级。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三、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
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标准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高考不作要求)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步骤
1、读:通读原文,明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初步了解大意。
2、审: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3、切:以词为单位切分句子。
4、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5、验:检验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并且代入原文判断意思是否成立
6、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
四、温故知新,探究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探究总结1、对(对译法)
就是要求逐字逐句落实,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
节词来解释。
第一组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例2: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您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探究总结1、对(对译法)
就是要求逐字逐句落实,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第二组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例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译文: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例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译文: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探究总结2、留
凡国名、朝代、年号、人名(字、号等)、官职名、地名、器物名、数量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皆保留不译。
第三组
例1.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文: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之为提宾标志)
例3.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译文:不久,烟火遮满天空。
例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哥哥。
探究总结3、删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等,都要在翻译中剔除。如“之”,作为助词,它可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也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些情况下就无法译出,可以删除。另外某些发语词语气词、表停顿、补足音节和缓语气的虚词,也应删除。
第四组
例1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例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译: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他们…… 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看, 使它们保全。词类活用
例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通假、活用)
例4、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探究总结4、换
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将古汉语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用普通话词语换文言词语……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第五组
沛公安在?
译文: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
例2、求人可使报秦者。
译文:寻找可派去回复秦国人。
例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