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氣相色譜
第2章 气相色谱分析 (GC);§2-1 气相色谱法概述;色谱法 ;2-1-2.色谱法分类;气相色谱
(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液相色谱;(3)其他色谱方法;2-1-3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流程;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1).基线(base line);(3) 区域宽度(peak width); 2-1-5 保留值(retention value) ; 2. 体积表示的保留值;3. 相对保留值r21;§2-2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2 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分配系数 K 的讨论;2.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 k;K与 k 的关系:;3.保留值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色谱理论; 塔板理论的假设:
(1) 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内,平衡可以迅速达到;
(2) 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
(3) 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
(4) 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n = L / H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2.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1). 塔板理论—柱分离效能指标;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1.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随着载气的流动,溶解、挥发,或吸附、脱附的过程反复地进行。;塔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2).速率理论—影响柱效能的因素;(1) A─涡流扩散项;(2) B/u —分子扩散项;(3) C ·u —传质阻力项;速率理论的要点:;§2-3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的讨论:;分离度的表达式:;2.3.2、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
令Y(2)=Y(1)=Y(相邻两峰的峰底宽近似相等),引入
相对保留值和塔板数,可导出下式:;讨论:;2、分离度与容量比的关系
k值大,对分离有利,当k>10时,k/(k+1)变化不大,分析时间延长,峰扩展。
最佳范围是:10>k>1。见表2-2。
改变k值的方法:改变柱温和相比。 ;例题:;例题:;2.3.2、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载气种类的选择
应综合考虑三个方面:载气对柱效的影响、检测器要求及载气性质。
载气摩尔质量↑,纵向扩散↓,柱效↑。
载气流速较大时,传质阻力项起主要作用,采用较小摩尔质量的载气(如H2),可减小传质阻力,柱效↑。
热导检测器需使用热导系数较大的氢气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在氢焰检测器中,氮气仍是首选目标。;2、柱温的选择;醇系物GC分析
(a)175 oC等温
(b)程序升温;3、固定液的性质和用量
固定液的性质在2-4中讨论;
固定液的用量:5︰100(与担体质量比)
4、担体的性质和颗粒
担体颗粒度细小、均匀
5、进样时间和进样量
进样时间:1s
进样量:0.1-5uL;§2-4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及其选择;分子筛:碱及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沸石),多孔性。
如3A、4A、5A、10X及13X分子筛等。常用5A和13X
(常温下分离O2与N2)。除了广泛用于H2, O2, N2, CH4, CO等的分离外,还能够测定He, Ne, Ar, NO, N2O等。;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2.4.2 气液色谱固定相;2. 担体;常用担体(硅藻土);3. 固定液;(4) 固定液分类方法;(7) 固定液用量
应以能均匀覆盖担体表面形成薄的液膜为宜。;4. 固定液的选择;(3)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的混合物
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此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2-5 气相色谱检测器;2-5-2 热导池检测器;2.检测原理;进样后:;3. 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2-5-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2.氢焰检测器的结构;3. 氢焰检测器的原理;4. 操作条件的选择;;2-5-5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2.检测限 (敏感度)D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細胞的增殖.ppt
- 11.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ppt
- 11 植物的成熟與衰老生理.ppt
- 10.第十章 界面現象.ppt
- 10骨關節炎的阶梯治疗.ppt
- 11.第十一章 維生素.ppt
- 11.高尿酸血癥(痛風)的饮食.ppt
- 110復方丹參片生产工艺规程.doc
- 11.鄧稼先.ppt
- 11成專免病復习资料.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枪型气动扳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卧式硬齿面减速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管网灭火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转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监控系统控制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米香鸭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扇形块弹性联轴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钛制螺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大型液压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机械挂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