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食品营养素强化教程
第八节 食品营养素的强化; 目前几乎没有一种完整的天然食品能满足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特别是在食品的烹调、加工、贮存过程中往往还要造成部分营养素的损失,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中营养素或某些天然食品,提高食品营养值的过程称为食品(营养)强化。经过强化处理的食品称强化食品;所添加的这些成分或含这些营养成分的物质称为食品强化剂。; 食品强化:根据营养学理论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目的,向食品中添加营养素或天然食品的工艺处理。既是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公共营养措施,又是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食品深加工业。如我国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供应的食盐中强化碘,有效的改善了整个地区人口的碘营养,使甲状腺肿发病率从35%以上降低到5%以下,充分说明食品强化是大规模改善群体身体素质的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一. 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 3. 适应不同人群生理及职业的需要:不同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及不同生理、病理状况的人,所需营养可有所不同,对食品进行不同的营养强化可分别满足其营养需要。 4. 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天然的单一食物仅含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素,要获得全面营养就需同时进食多种食物,将不同的食物进行搭配,制成方便食品或快餐食品。;5、防病、保健及其它:从预防医学角度看,食品强化对预防和降低营养缺乏病有很重要意义;缺碘地区食盐加碘、VB1 防食米地区脚气病;Vc 防坏血病等。;二. 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3. 易被机体吸收利用:应尽量选用那些易于吸收利用的强化剂。;4. 稳定卫生、经济合理:提高强化剂在食品中的保存率,如很多强化剂遇光、热、
氧会被破坏,应选定稳定性较高的强化剂或添加稳定剂或改进强化工艺,以降低强化剂的损失。可改进加工工艺;可改善包装贮藏条件。强化剂本身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带杂菌和有毒物质。此外,经济合理、工艺简便也是推广强化食品时应考虑的因素。;5. 保持原有的食品风味: 不致降低食品价值及使消费者厌恶。如VB2 会使颜色变黄,铁盐会使脂肪酸败,鱼肝油会改变食品气味等。
;三. 强化剂:;1. 载体:一般选择食用范围广、消费量大、适合强化工艺处理、易于保存运输的食品,如米面等主食品;乳制品;儿童食品;饮料、罐头、酱油、食盐等调味品。
2. 强化剂:主要有必需AA 类、维生素类、矿物质类和天然食品。
我国优先考虑的强化剂有:赖、蛋、色和苯丙氨酸;VA、VD、B1、B2、B11 和Vc;Ca、Fe、Zn、Se;大豆粉、鱼粉、骨粉、酵母、谷胚、大豆蛋白等。;1)赖氨酸:由于谷类食物赖氨酸含量和利用率低,故谷类中加少量赖氨酸可大大提高其营养价值。如面粉中蛋白质利用率为48%,加入0.2%赖氨酸后,则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84%;若分别加0.4%赖氨酸和0.15%苏氨酸,则蛋白质营养价值可与鸡蛋蛋白。;2)维生素:食品中常用的有VA、B1、B2、VD。
3)无机盐:常用的有铁、钙、锌和碘,还有镁、硒和氟。
4)大豆蛋白:包括全脂大豆粉、脱脂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
5)棉籽蛋白:棉籽含油30%、蛋白质35%,榨油后的棉籽饼粕含蛋白质更高,但约有0.5%的游离棉酚和1.5%的总棉酚,需经脱酚处理使游离棉酚0.06%方可食用。;6)鱼粉:鲜鱼经干燥脱脂加工而成,蛋白质达80%,其中赖氨酸含量为6.98%,在每kg 粮食中加20g 鱼粉,相当于增加了16g 优质蛋白质。
7)酵母:蛋白质40%-60%(其中赖氨酸占10%)、VB 族特别高,可作为饼干、军粮、面条和汤料的强化剂(添加量在0.5%-3%,产品无异味,但长期贮存有酵母味)。;8)谷物胚芽:小麦胚芽或米胚芽。不但是优质的蛋白质,且VB 族高。标准的九二米、八一面能使大部分胚芽保留在产品中。
;四. 强化剂添加量:;五. 强化食品的种类:; 2)营养素的恢复(Restoration):补充食品加工中损失的V,如向出粉率低的面粉中加V。
3)营养素的标准化(Standarization):使一种食品尽可能满足食用者全面的营养需要而加入各种营养素,母乳化奶粉、宇航食品等。; 4)维生素化(Vitaminization):向原来不含某种V 的食品中添加该种V,如极地探险或职业性毒害威胁下,食品中要强调某种V 时应用。
;2. 按食用对象分:有普通食品、儿童食品、孕妇、乳母食品、老人食品及其它各种特殊需要的食品。
3. 按食用情况分:有强化主食品(强化谷物食品)和强化副食品。
;4. 按强化剂种类分:有维生素强化食品、矿物质强化食品、蛋白质和AA 强化食品。
5. 按富含营养素和天然食物分:有酵母(VB 族)、脱脂乳粉和大豆粉(富蛋白质)等。;The E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