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选编

第二章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恩氏蒸馏、实沸点蒸馏曲线;一、恩氏蒸馏;其测定过程如下: 将100mL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按规定的加热速度进行加热。 初馏点(Initial Boiling Point,简称IBP):馏出的第一滴冷凝液的气相温度 。 10%、20%……90%馏出温度:馏出液达10ml、20ml、直至90ml时的气相温度 。 终馏点(End Point)或干点:气相温度所能达到的最高值。 ;根据测得的馏程数据,以气相馏出温度为纵坐标,以馏出体积百分数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某一油品的蒸馏曲线。 ;图3-1-1 大庆原油中汽油、喷气燃料、轻柴油馏分的恩氏蒸馏曲线 ;一般用蒸馏曲线的斜率来表示该油品的沸程的宽窄。 ;一般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油品平均沸点的定义如下: ;立方平均沸点Tcu(K):;二、实沸点蒸馏 ;实沸点蒸馏测定过程: 第一步常压蒸馏,切取从初馏点到200℃的各个馏分 。 第二步在残压为1.33KPa左右进行的减压蒸馏,切取200~395℃的各个馏分。 第三步在残压为0.27KPa下不用精馏柱的减压蒸馏,切取395~500℃的各个馏分,釜底的残液为500℃以上的减压渣油。 ;将蒸馏过程中的气相馏出温度与相应的馏出物累计质量收率(m%)作图,即可得到实沸点蒸馏曲线 。;图3-1-2 原油实沸点蒸馏曲线 ;第二节 平均分子量 ;一、平均分子量的定义;1、 数均分子量;2、 重均分子量;二、数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三、石油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近似计算方法;表3-2-1 计算分子量经验公式中的常数与特性因数的关系;中国石油大学针对我国原油提出了如下的计算平均分子量的经验公式 :;四、石油及其馏分的数均分子量;石油各馏分的数均分子量是随馏分的沸程的上升而增大的。 当沸程相同时,石蜡基的原油如大庆原油的数均分子量最大,中间基的原油如胜利原油次之,而环烷基的原油如辽河欢喜岭原油最小。 ;表3-2-2 石油各馏分的平均分子量范围及与碳数的关系 ;第三节 密度和相对密度 ;一、石油及其油品的密度、相对 密度及其测定方法;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20。 油品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单位。常用 表示,在数值上等于t℃时油品的密度。 ;我国常用的相对密度为 ,欧美各国则常用 表示,二者之间可按下式进行换算:;油品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液体油品相对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液体受压后,体积变化不是太大,因而通常压力对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很高的压力下油品的密度要受到压力的影响 ;三、混合油品的密度 ;四、相对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比较各种烃类的相对密度: 碳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烃类, 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同族烃类,随着碳数的增加: 正构烷烃的相对密度增加 正烷基环己烷的相对密度增加 正烷基苯的相对密度减小 ;烃类的相对密度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芳香烃的C-C的键长最短,其结构最为紧凑,环烷烃的结构与芳烃相比,其分子结构要松弛一些,烷烃分子的C-C键的键长最长,其分子结构最松弛。;因而对于相同碳数的烃类而言,芳烃分子的体积最小,也就是说它的每个碳原子所占的体积最小,因而其相对密度最大,环烷烃的分子结构比烷烃也要紧凑些,因此其相对密度也比烷烃要大,烷烃分子的相对密度最小。 ;进一步研究表明,烃类的 与其碳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0.8513;当 为零时,所有直线的 都等于0.8513。;烃类分子的碳数与其相对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五、石油及其馏分的相对密度 ;馏份, ℃;比较不同原油的相对密度: 不同基属的原油的相同沸程的馏分 环烷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石蜡基原油 相同原油不同的馏分 随沸点的升高相对密度随之增加 。;原因在于: 环烷基的原油由于其芳烃含量较高,因而其相对密度较大,而石蜡基原油因烷烃含量较高,因此其相对密度较小。 相同原油的馏分随着其沸点的升高,芳烃含量增加,而烷烃含量降低,因而其相对密度增加。 ;六、特性因数和相关指数 ;化合物;续表3-3-3 烃类的特性因数(K)与相关指数(BMCI);正构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7,环烷烃次之,为11~12,芳香烃最小,为10~11 。 正构烷烃的BMCI最小,基本为零,环烷烃次之,在50以下,芳香烃最大,在100以下。换言之,油品的BMCI越大,其芳香性越强,而BMCI越小,表明其石蜡性越强。 ;表3-3-4 各原油窄馏分的K值和BMCI值 ;石蜡基原油的K值大,BMCI值小。 环烷基原油的K值小,而BMCI值大 。 因而K值和BMCI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原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