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学考题2选编
石油地质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石油沥青类、2、油田水矿化度,3、生物标志化合物 ,4、干酪根,5、沉积有机质,6、生油门限(温度及深度),7、有效孔隙度,8、、疏导体系,9、天然气,10、煤型气。
二、填空(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的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 。
2、将甲烷含量在气体成分中占95%以上,重烃不超过5%的天然气叫 ,凡气体成分含重烃气较多者称为 。
3、可燃有机矿产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分 、 、 三类。
4、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 、 和 三大类 。
5、按孔隙的大小或裂缝的宽度,以及它们储存和渗滤流体的能力,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 、 。
6、石油的组分组成包括___ __、 、 和 。
7、苏林以Na+/Cl-、(Na+-Cl-)/SO42-和(Cl--Na+)/Mg2+这三个成因系数,将油田水划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每小题7分):
1、天然气按产状分为哪些类型?
2、石油的物理性质有什么总体特征?原因何在?
3、简述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时间及方向。
4、油源对比的内溶、目的及依据是什么?
5、简述影响沉积物有机质丰度的主要因素。
6.碳酸盐岩储层的原生孔隙有哪些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18分):
试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石油地质学考题(A卷)答案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油的)固态衍生物。
2、油田水矿化度:油田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或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溶解状态的固体物质总量。)
3、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来源于生物体,基本保持了原始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油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4、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碱、非氧化性的酸和非极性有机质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5、沉积有机质:随无机质点一道沉积并保存下来的生物残留物质,亦叫地质有机质。
6、生油门限(温度及深度):干酪根(有机质)开始大量生成石油和天然气时的温度叫门限温度,门限温度所对应的深度叫门限深度。
7、有效孔隙度——即互相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或岩石中相互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力差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
8、疏导体系:是指油气从烃源岩到圈闭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路径网及其相关围岩,包括连通砂体、断层、不整合及其组合。
9、天然气:广义上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油气地质上是指存在于
地壳岩石空隙天然生成的以烃为主的可燃气体。
10、煤型气:由各种产出状态的腐殖型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称为煤型气 。
二、填空(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正烷烃分布曲线 。2、 干气 ,湿气。3、 气态 、 液态 、固态。4、 烷烃 、 环烷烃 和 芳香烃 三大类 。5、 超毛细管孔隙 、 毛细管孔隙 、 微毛细管孔隙 。6、油质_、胶质 、 沥青质 和 炭质 。7、_氯化钙_、_氯化镁__、_碳酸氢钠__、_硫酸钠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每小题7分):
1、天然气按产状分为哪些类型?
①聚集型:以游离状态聚集在一起的天然气.包括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
②分散型:溶解气(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固态气水合物
2、石油的物理性质有什么总体特征?原因何在?
共性:石油都是电的不良导体,都是可燃的,都具有荧光性及旋光性,绝大多数石油比水轻,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个性:不同来源的石油其颜色、密度、凝固点、粘度等性质差别很大。
原因:石油主要是由 C、H两种元素构成的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因而表现出共性。同时,石油是由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同来源的石油其化合物的组成有很大的差别,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物性。
3、简述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时间及方向。
动力:浮力、构造应力、水动力、扩散
时期:开始时期:初次运移之后发生。主要运移时期:生油期后第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时期,多期构造运动
形成多期运移成藏期。
方向:路径:油气沿着渗透性最好、阻力最小的路径运移(运移高速公路)。总方向:盆地中心→边缘或中央
隆起带, 深层→浅层
4、油源对比的内溶、目的及依据是什么?
油源对比是依靠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云南省昭通市2025届中考 数学模拟试卷.docx VIP
- xxx30兆瓦特许权光伏电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评价报告书.doc VIP
- 八年级信息科技第一章《从感知到物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同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票据业务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SEMI E30-1103(完整中文版本).pdf
- 05SFG04-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结构设计图集.pdf VIP
-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