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課件.ppt

  1.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課件

基 因 工 程;第三章 基因工程的基本条件;一 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一 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1.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类型;(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四) II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性;EcoRI等产生的5‘粘性末端;PstI等产生的3‘粘性末端;PvuII等产生的平头末端;*;;*;(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大部分II 型核酸内切酶需要相似的反应条件:;*;(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六) II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解反应的操作;(六) II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解反应的操作;*;*;*;同裂酶 (isoschizomers): 通常将能切割同一靶序列的酶称为同裂酶,形成同样的末端。 有些同裂酶对于切割位点上甲基化碱基的敏感性有所差别,故可用来研究DNA甲基化作用。;*;*;*;*;*;*;*;*;*;*;*;2. DNA连接酶;2. DNA连接酶;2. DNA连接酶;2. DNA连接酶;*;2. DNA连接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TaKaRa TaqTM各种Taq酶的保真度比较 TaKaRa Ex TaqTM TaKaRa LA TaqTM TaKaRa Z-TaqTM PyrobestTM TaKaRa Polymerase Pfu DNA Polymerase 0 2 4 6 8 10 ;*;*;3. DNA聚合酶;3. DNA聚合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4. 核酸酶;5. 核酸修饰酶;TdT的基本特性:;*;*;5. 核酸修饰酶;5. 核酸修饰酶;*;*;*;*;*;*;*;二 用于基因克隆的载体;1 载体的功能及特征;1 载体的功能及特征;2. 质粒;2.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质粒不亲和性现象图解;2. 质粒;*;*;*;*;*;*;*;*;*;*;F因子带动Co1E1质粒转移的条件;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2. 质粒;3. 噬菌体或病毒DNA;3.噬菌体或病毒DNA;l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 生物结构;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T4噬菌体的体外包装;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1 大肠杆菌的 l 噬菌体DNA;3.2 大肠杆菌的M13单链噬菌体DNA;3.2 大肠杆菌的M13单链噬菌体DNA;3.2 大肠杆菌的M13单链噬菌体DNA;3.噬菌体或病毒DNA;3. 噬菌体或病毒DNA;*;*;*;4. 考斯质粒与噬菌粒;4. 考斯质粒与噬菌粒;4. 考斯质粒与噬菌粒;4. 考斯质粒与噬菌粒;4. 考斯质粒与噬菌粒;4. 考斯质粒与噬菌粒;5. 人造染色体载体;5. 人造染色体载体;*;5. 人造染色体载体;*;*;5. 人造染色体载体;3 用于基因转移的受体菌或细胞;3.1 受体细胞应具备的条件;3.2 各种基因工程受体的特性;枯草杆菌;链霉菌;酵母菌;昆虫细胞(家蚕);哺乳动物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 ;植物细胞(拟南芥菜、烟叶) ;3.2 实验室常用的基因工程受体;*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