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2单元阶段检测
第二单元阶段检测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巩固(25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4分)
A.可谓好学也已
B.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子胥靡
C.盍各言尔志
D.阖四竟之内
解析 A项,“已”通“矣”;B项,“靡”通“糜”;D项,“竟”通“境”。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遗:遗弃,抛弃。
B.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显露,表现。
C.故逐于大盗 逐:追随。
D.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 累:劳累。
解析 D项,累:忧患。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分)
A.eq \b\lc\{\rc\ (\a\vs4\al\co1(无,名天地之始,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B.eq \b\lc\{\rc\ (\a\vs4\al\co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C.eq \b\lc\{\rc\ (\a\vs4\al\co1(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D.eq \b\lc\{\rc\ (\a\vs4\al\co1(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解析 C项,都是“因此”的意思。A项,名词,根本,本源;副词,才。B项,相当于“夫”,无义;连词,因此,所以。D项,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地方”;助词,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表示“用来……的”。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道可道,非常道
B.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C.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D.不远千里而来
解析 A项,非常:古义指不是永恒不变的;今义指①特殊的,②十分。B项,绝学:古义指抛弃学问;今义指①失传的学问,②高明而独到的学问。C项,文章:古义指文辞、文饰;今义指作品、著作等。D项,千里:古今意义一致,都表示路途遥远。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4分)
A.敝之而无憾 B.不远千里而来
C.苟为后义而先利 D.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解析 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旧。B、C、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
6.默写下列句子。(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彼人含其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2)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3)则天下不铄矣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约束。
B.天下归仁焉 归:归向。
C.请问其目 目:纲目、具体要点。
D.回虽不敏 敏:聪敏,聪明。
解析 B项,归:称许、赞许。
答案 B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5分)
A.克己复礼为仁 可以为师矣
B.而由人乎哉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请问其目 其真无马耶
D.请事斯语矣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
解析 B项,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连词,表示承接关系。C项,代词,代实现仁的措施/表选择的连词,还是。D项,代词,这些/动词,分开。
答案 A
9.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在这一则里,孔子说只要能够克制私欲,就能做到“仁”。
B.孔子教育颜回,要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人教版必修2).doc
- 【南方凤凰台】201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学情检测试题(九).doc
- 【化学】广东省广州六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 【历史】09年度各地高考真题汇编:中国古代文化史.doc
- 【历史】2011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1专题9.doc
- 【医学影像学专题】骨和软组织钙化.doc
- 【初1英语同步辅导资料】新人教版7年级下册课本重点短语全在这里.docx
- 【历史】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卷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doc
- 【历史】人教版初2上期末重难点测试卷(带答案).doc
- 【司法考试】专家支招2011年度考研法学专业报考完全指导(共15页).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