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雷达概论.pdf
雷达原理与系统雷达原理与系统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系
郭在华
1
About this course
z Total hours:56 lessons
z Credits:3.5
z Examination:study-checking,mid-term exam
and final exam,each part of them will take the
percentage of 10%,10% and 80%.
z Contact: e-mail: gzh@
z or:guozaihua@
2
Chapter 1
Conspectus of Radar
3
§§ 1.1. 11 DevelopmentDevelopment inin RadarRadar TechnologyTechnology
一、一、DefinitionDefinition ofof RadarRadar
z 雷达:通过无线电技术对飞机的探测和定位.
z Radar: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愿意
即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z 随着各部分参数性能的提高(如:波束方向性、接收机灵
敏度、发射机相参性等),雷达已经成为人类探测不同
性质目标的强大工具.
z 现在的雷达除了探测和定位飞机外,在军事、气象、
交通、航空、遥感遥测、勘探等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
z 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技术范畴,称为“雷达”。“雷达”
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名符其实的“千里眼”。
4
雷达以辐射电磁能量并检测反射体(
目标)反射的回波的方式工作。回波信号
的特性可以提供有关目标的信息。
通过测量辐射能量传播到目标并返
回的时间可得到目标的距离。
目标的方位通过方向性天线(具有
窄波束的天线)测量回波信号的到达角
来确定。
对于动目标,雷达通过多普勒效应
探测出运动的速度并能推导出目标的轨
迹或航迹,并能预测它未来的位置。
雷达可在距离上、角度上或这两方
面都获得分辨力。
5
二、二、definitiondefinition ofof modernmodern radarradar
z 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设备,它利用电磁波的二次辐射、转发或固
有辐射来探测目标,并测定目标的空间坐标、速度、加速度、轨
迹、姿态及某些特征信息的一个无线电技术范围。称为“雷达”。
z “二次辐射”:雷达发射电磁波到目标后、目标产生“二次辐射”,
其???一小部分被雷达天线接收,称为目标回波, 雷达收到回波便
可发现目标。
z “转发”: 来自应答器(Transponder),“识别器”,后者收到雷
达信号后发射经过编码的“应答波”被雷达所接收,从而发现目标。
z “固有辐射”:来自具有固有辐射源的目标(如飞机、发动机、核
爆炸、目标上无线电装置等)雷达接收目标的固有辐射波而发现
目标。
z 现代雷达与电子计算机、图象处理、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技术
结合,又具有自动信息处理功能及智能化显示终端,可自动、迅
速、准确地完成测量、显示、控制和管理。
6
三、Development of Radar
11、、ExplorationExploration Period.Period.
z 1886~1888年,海因里奇·赫兹(Heinrich Hertz)验
证了电磁波的产生、接收和目标散射这一雷达基本
原理
1903~1904年,克
里斯琴·赫尔斯迈耶
(Christian
Hulsmeyer)研制
出原始的船用防撞
雷达并获得专利权
。
7
1925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G?布
赖特(G?Breit)和M?图夫(M?Tuve)
,通过阴极射线管观测到了来自电离
层的第一个短脉冲回波。
1935年,由英国人和德国人第一
次验证了对飞机目标的短脉冲测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