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程
2016高考专题复习;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动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前后的搭配连贯;
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
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想一想:;*;形声字:;例如:项、题、颜、颠等字,均以页为义符,页在这里只表明这些字所表示的事物都是页(人头)的属类,均与人头有关,并不具体表示脖子、前额、脸面、头顶的意思。;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 有关;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之。
3、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
4、生而眇[miǎo]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1)2006年浙江省试题(选句《蚊对》方孝孺)
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à飏于前。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舒舒服服地就睡着了。
(2)2006年全国卷试题(选句)
单于曾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形声。从女,曼声。本义:轻侮,侮辱
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4)2007年湖南省试题
翻译: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补充原文:宓mì子贱(人名)治单父(地名)。有若(人名)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qú也。”(试题原注:“臞”通“癯”)
译文:宓子贱治理单父,有若会见他说:“您为什么瘦了?”路子贱说:“君王不知道我没有德才,派我治理单父,政务紧急,心里忧愁,所以瘦了。”
译文: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 ;(5)2008山东省试题
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í颈以塞责耶!”
译: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
(6)2009年全国卷2
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mǐn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形声。从心,敃( 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译:宋世祖大明七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老,放其他沟渠的水给他。
;*;“见”通“现”:出现;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和意义,其词性相同,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此外: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
求全责备——求,
民殷国富——富,
登峰造极——登,
文过饰非——饰,
扶危济困——扶,
比肩接踵——接,
怜香惜玉——怜,
心驰神往——驰,;
党同伐异——伐,攻击;
夙兴夜寐——夜,晚;
寤寐求之——寐,睡觉;
溯洄从之——洄,
溯,
避重就轻——就,
欲盖弥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