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20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0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杜威
B.巴甫各夫
C.华生
D.斯金纳
?
2.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祈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
3.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
B.发现去
C.讲授法
D.雄辩术
?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新行为主义
?
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
6.(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A.上课
B.教学
C.工作
D.交往
?
7.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常模参照性
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
D.发展性
?
8.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 探讨因果关系
C.严格控制自变量
D.简便易行
?
9.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构造主义
B.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
10.(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
D.布鲁纳
?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
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
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l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14.(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
16.(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
1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
1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
A.性格
B.情绪
C.人格
D.气质
?
19.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
A.后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
2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
21.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
22.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
2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确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
24.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
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学记》
?
26.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E1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