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大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史大事

化学史大事 1901年 美国G。S。路易斯提出逸度的概念;法国格林发明格林试剂    1902年 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渣中提出了放射性元素镭      1903年 英国卢瑟福和索迪提出放射性嬗变理论      1905年 德国哈伯与勒。罗西诺等人研究成功把空气中的氮固定成氨的实验方法      1906年 俄国茨维特发明色层分析法      德国费歇尔提出蛋白质的多肽结构理论,并合成出分子量为1000的多肽      1907年 美国G。S。路易斯提出活度的概念      1909年 丹麦化学家瑟伦森提出PH值概念;美国贝克兰制成酚醛树脂      1911年 英国卢瑟福根据α粒子穿透金箔的散射实验,提出带核原子模型      1912年 提出量子化的原子模型(丹麦玻尔N.Bohr, 1885--1962)      德国能斯特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德国劳厄发现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证明了X射线是电磁波      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人工合成橡胶成功      瑞典赫维西和德国帕内特创立放射性示踪原子法      德国克拉克和罗莱特制成聚乙酸乙烯酯      1913年 工业合成氨成功(德国哈伯Haber, 1868--1934) ;英国索迪提出同位素概念;美国法扬斯发现镤-234;英国莫斯莱证实核内正电荷数与原子序数相等;德国博登斯坦提出“链反应”概念;英国汤姆逊和阿斯顿发现氖有稳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      1916年 提出原子价理论(路易斯·柯塞尔Kossel,1888-1956和兰米尔Langmuir, 1881-1957)      德国开始用空气中的氮气大批生产氨和尿素      美国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美国朗缪耳导出吸附等温方程    1919年 发明质谱仪并利用质谱仪研究同位素(英国阿斯顿Aston,1877--1945),在当时发现的71种元素中发现了202种同位素 英国卢瑟福用α射线轰击氮,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      1920年 德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线型学说      1921年 德国哈恩发现同质异能素      1922年 丹麦布朗斯台提出共轭酸碱理论;捷克海洛夫斯基发明极谱法      1923年 法国德布罗意提出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美国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碱理论;英国德拜和德国许克尔提出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      1924年 德国赫尔曼和黑内尔制成聚乙烯醇      1925年 美国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论      提出吗啡的分子结构式(鲁宾逊Robimson, 1886--1974)      1926年 卜耶隆提出离子缔合概念      澳地利薛定谔提出波动方程      1927年 首先用量子力学处理氢分子结构(海特列和伦敦)      俄国谢苗诺夫、英国刑歇伍德提出支链反应理论,用以说明燃烧爆炸过程      对类胡罗卜素结构的研究(克拉尔相库恩)      德国哥尔特施米特提出结晶化学规律      1928年 英国海特列、伦顿和奥地利薛定谔提出分子轨道理论;德国狄尔斯和阿尔德发现双烯合成      1929年 俄国巴兰金提出多位催化理论      英国氟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德国贝特和范弗雷克提出晶体场理论      美国乔克和江斯登发现天然氧是三种同位素的混和物,从此物理学上改用氧-16=16作为原子量标准,而化学上仍沿用原来的标准,直到1961年国际上才改用C-12=12作为统一标准      德国布特南特等人分离并阐明性激素的结构 1931年 鲁卡斯等发明电子显微镜      美国鲍林和斯莱特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1932年 发现重氢和重水(美国尤里)      查德威克在人工核反应中发现中子      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1857年法国,1868年德国,1876美国,1878日本)      1933年 鲍林提出分子结构共振理论;春克尔制成丁苯橡胶      1934年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钋的α粒子轰击硼、铝和镁等,发现人工放射性;英国福西特等制成高压聚乙烯;英国卢瑟福发现氚;库恩提出高分子链的统计理论      1935年 合成纤维问世(尼龙-66)(美国人卡罗泽斯);美国艾林、英国波拉尼和埃文斯提出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英国亚当斯和霍姆斯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1937年 合成维生素A成功(库恩)      美国化学家劳伦斯用回旋加速器第一次人工制造出一种新元素—锝      德国拜尔制成聚氨酯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开始生产软质聚氯乙烯      1938年 德国哈恩和史特拉斯曼发现铀的裂变      德国施拉克制成聚己内酰胺      1939年 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生产尼龙纤维,从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