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篇 第十六回 波斯高原及周边地缘分析.docVIP

古希腊篇 第十六回 波斯高原及周边地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希腊篇 第十六回 波斯高原及周边地缘分析

《地缘看世界》—欧洲—古希腊篇 第十六回 波斯高原及周边地缘分析 既然“波斯”马上要代表亚洲,第一次成为欧洲人的大麻烦了,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暂时把视线拉向伊朗高原,看看“波斯帝国”是如何形成的了。从时间上看,伊朗高原进入了王国时代的时间,要比希腊人结束黑暗时代,重新回到城邦文明时晚一点。公元前7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王国”,成为了伊朗高原诸部的控制者。 第九节 (希波战争一)伊朗高原、波斯崛起再述 事实上,单从伊朗高原与两河平原的距离来看,这一地缘板块似乎应该有机会,更早迎来文明的曙光。不过,一方面,伊朗高原与欧亚草原的距离过近,来自南俄、中亚草原的,以游牧为生的印欧部落,在源源不断的南下进程中,总是会影响到高原内部的文明进程;另一方面,伊朗高原是一个边缘被高山山脉包围的“高原盆地区”。??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使之内部没有足够规模的冲积平原,来帮助形成强大到足以抵御游牧者的农业文明。 不过相比近乎纯游牧区蒙古高原,伊朗高原的古典经济中,还是有机会加入农业成份的。这其中,较低的纬度所带来的较高积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可以参考在中亚——西域地区的农牧分割线。比如纬度较高的准噶尔盆地,在绝大部分古典时期,就是游牧区;而南边的塔里木盆地,则发展出了绿洲农业。 以伊朗高原腹地这样的气候条件,最终的经济结构,势必将形成畜牧+粗放型农业的混合体。这样的经济条件,固然可以在政治上,模仿那些文明地区,由部落时代进入权力世袭、集中的王国时代,但离产生独立的文明,却还有着一段距离。就象匈奴人虽然算是将蒙古草原带入了王国时代,然而受地理条件所限,在整个古典时期,蒙古草原都没有产生过独立的文明(政治结构在王国——部落两种状态中轮回)。 伊朗高原如果想产生独立文明,找机会与近在咫尺的两河文明相融合,是一条必经之路。类似的进程,看起来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有些类似。不过伊朗高原的优势在于,其内部的农业绿洲,有机会依托定居生活(包括经济的稳定)将从低地吸收来的文明因子固定下来。而伊朗高原本身处在欧亚大陆主交通线上的地缘优势,也为其文明的产生、延续,加固了经济基础,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元素。 公元前7世纪,以间接控制手段统一波斯高原的米底王国,只能算是让伊朗高原,由部落时代进入了王国时代。这一进程之所以发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北角,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是伊朗高原与南俄草原最为接近的板块。自南俄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能够不断加强米底地区的军事优势。事实上,即使在米底王国立国,并成为伊朗高原之主后,来自南俄草原游牧部落(时称斯基泰,或西徐亚人),还曾经入主米底王国,为之注入新的游牧基因。 最终让伊朗高原有机会成就文明的,是生活高原西南部,与波斯湾相邻的波斯人。虽然在米底强盛时,波斯曾经被迫臣服于米底。不过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相对远离欧亚草原游牧民族,以及高原西部的其它地缘势力(比如两河上游的亚述人)。这使得波斯人,在米底王国因连年战事而陷入衰退后,有机会崛起,并最终取代米底成为伊朗高原之主。 波斯对米底的逆袭,完成于居鲁士大帝时代(公元前559——前529年在位)。公元前550年,在征服米底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国)之后,居鲁士也不得不面临和米底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来自北部草原地带,与西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两面压力。不过与米底人疲于应付这两个方面压力不同的是,波斯人在军事上压制住这两个方向之后,很快便把兵锋指向了高原南部的文明中心——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此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政治代表,正是中国人所认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 从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巴比伦“作为一个统一两河平原的地缘政治标签,存续了1200年时间。由于地理相近,以及经济吸引力的原因,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伊朗高原,这条高地线上的地缘势力,入侵富庶的巴比伦,完全不让人意外。事实上,这些高地民族要是对之没有兴趣,倒是让人奇怪了。不过与之前那些,满足于以军事手段劫掠、逼贡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高地入侵者不同的是,波斯人直接控制了两河平原(甚至在此设立都城)。这一变化,与秦帝国用郡县制,取代先秦的分封制,将中央之国带入帝国时代的历史意义一样。也就是说,波斯虽然不第一个南侵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高地民族,却是第一个真正将高、低地整合进一个中央集权性质政治体的民族。 很显然,政治上的整合,让波斯人有机会站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肩膀上,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文明。然而居鲁士大帝在完成这一融合之前,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高地竞争者问题。从地缘位置来看,最有可能成为伊朗高原统治者对手的,是以两河上游为核心领地的,在亚美尼亚高原南部世居了一千多年的亚述人。这支以善使用铁制武器而著称的原始闪含人,对周边各板块都是巨大的威胁,他们的历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