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MERGEFORMAT 21
民和县东垣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
1.1概述
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渠道老化维修工程,位于民和县境内的湟水河右岸二级阶地,灌区东临甘肃省,西起马场垣乡的磨湾子村,北濒湟水河畔,南至湟水南岸中低山丘陵阶地前,海拔高程约在1830~1730米之间,灌区东西长约8km,南北平均宽约3km,地形呈条带状分布,地势西高东低,并依次由南向北倾斜。干渠自流灌溉1900亩。本工程计划通过对下川口村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工程进行防渗衬砌,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证灌区的正常运行,使工程效益得以很好的发挥。
该工程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运行近六十年。后经历年的维修、改造,形成现今的规模。该工程水源为湟水河河水,用下川口电灌站提至湟水河右岸二级阶地。渠道设计流量0.2m3s,干渠总长7.3KM;各类渠系建筑物60座,工程自建成以来,为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0亩,粮食总产83.84万kg,平均亩产381.1kg;玉米、蔬菜及果类播种面积1399亩,总产84.65万kg,平均亩产605.1kg。
灌区地处我省东部干旱区,海拔在1830~1730米之间。区内居民以回、汉族为主,现有居民2950人,有劳力1180,经济比较单一,居民一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是本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支柱。该地区气候温和,光热充沛,但干旱少雨,春旱发生机率大,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工程设计标准低,设施简陋,配套较差,随着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长,老化失修日益严重,许多建筑物带病运行,过水能力降低,加之渠道防渗程度低,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仅在0.40~0.45左右,水量漏损较大,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效益衰减。虽然近几年国家投入了部分资金对渠道险工险段和损坏建筑物进行了维修,但限于投资少,维修改造和配套工程量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造成水资源的长期浪费,对灌区当地农田的适时适量灌溉带来严重影响。
1.2.1水文
本工程以湟水河地表径流为灌溉水源。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较大支流,为西宁~民和盆地的主要河流。发源于祁连山系大板山南麓,上游正源为麻皮寺河,在海晏县与哈利涧河汇合后称西川河。流经湟源,进入西宁盆地,与最大的支流—北川河相汇,然后蜿蜒曲折,穿过小峡、大峡、老鸦峡,在民和享堂与大通河汇合后流入甘肃,至水车村注入黄河,全长336km,河宽一般在50~200m之间,河道平均比降14.8~5.3‰,坡度大,河水流态一般呈紊流状,两侧沟壑发育,支流较多,水系发育,呈羽状和树枝状。湟水河流域总面积为16120km2,多年平均流量68.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1.5亿m3。流域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气温垂直变化差异明显,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稀少,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不稳;日照充足,光资源丰富,蒸发量大。根据民和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7~8℃,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32.7~137.9千卡cm2,年均≥10℃积温为2900℃,全年日照时数2500~2600h,气温日较差在12℃左右,无霜期170~20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670mm,流域土壤每年11月中旬封冻,次年3月中旬解冻。
1.2.2气象
工程所在地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冬寒夏暑,日照时间长,热量有余,气温日较差大,降水量较充足,但季节分配不均。灌区内年均气温7.8℃,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12.9℃,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2.8℃;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50~400mm,年蒸发量1862mm;年平均风速2.0ms,无霜期96~129d,最大冻土深度约80cm。
1.2.3工程地质
工程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中低山丘陵区民和盆地的南部,在构造上属祁连褶皱隆起带,第三纪以来构造运动不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貌以河谷平原为主,以 = 3 \* ROMAN III、 = 4 \* ROMAN IV级阶地构成,另有 = 5 \* ROMAN V级以上高阶地,散布在现代河谷平原边缘,遭受强烈侵蚀,已不是平原形态。区域内地层自老至新出露的有震旦系、寒武系(中上统)、奥陶系、志留系(下统)、二叠系、三叠系(上统),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发育不完全,缺失较多。受大地构造控制,地层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平衡。灌区地表均为松散岩层所覆盖,主要以黄土状砂质粘土、中更新世晚期风成黄土(老黄土)和广泛覆盖在低山丘陵表面的上更新世风成黄土组成,其下为冲积或冰水堆积的砂卵石层,在有基座分布的河段,多不超过5米,在内迭阶地河段地区可达30~50m。
本地区是流域内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发育的地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年产1000吨铝粉颜料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3000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_.doc
- 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中卫市2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小川小流域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妃子笑荔枝种植示范及育苗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北京望京商业步行街40商业广场41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凤凰岭一期(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专项:阅读理解50篇 七年级英语下册查漏补缺(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市质检(三模)英语试题(含解析,含听力).docx
- 江苏省昆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卷(含答案).docx
- 2025内蒙古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12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及自评报告.ppt
- 爆破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解读.pptx
- 新环境保护法及环保管理.ppt
- 北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9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