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師范院校喜与忧
师范院校喜与忧
河北邯郸学院吕迎春
招生之喜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是从解放前就流传下来的一句顺口溜,它形象地反映了教师这个职业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尴尬地位。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营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不断增加,教师突然成了“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时,与之相随的师范院校也很快红火起来,报考者蜂拥而至,分数线直线飚升。尤其是部属师范院校,自2007年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之后,师范类专业录取线更是大幅攀升,令其他同档次的非师范院校分外眼红。
与此同时,地方师范院校的招生也是水涨船高。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等,凡是以省名打头的师范大学,绝大部分都属于二本院校,可是在本省招生时,几乎都在一本线以上,于是,各省的招生部门就干脆把这些院校纷纷升格到一本批次院校之中。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情操的教师固然令人景仰,但是除此之外,师范院校招生喜人的真正原因还有哪些呢?
1、尊师重教声望高。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城乡广大居民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日渐形成。特别是《教育法》、《教师法》的相继出台,更是让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明显提高。
2、旱涝保收待遇好。长期以来,学校与医疗、体育、媒体等机构一样,同属于“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但随着国家人事机构制度的改革,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陆续变成了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甚至转企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单位,而唯独学校还同党政机关一样,是个全额拨款的“铁饭碗”单位。即使是退休以后,工资也同在职人员一样,照拿100%的工资,从而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尽管有的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工资拖欠时有发生,但是一般到教师节或年底就会在各级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中一一兑现。
3、宽松自由氛围美。与其他职业相比,学校的工作氛围比较好。教师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儿童,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可以使自身永葆青春。铁打的校园流动的学生,看到一届届的弟子在校园的熏陶和老师的教诲下茁壮成长,那种事业成就感是一般职业难以媲美的。
另外,教师还享有带薪休假的待遇,一年近3个月的寒暑假是教师业务进修、放松身心和休闲旅游的黄金时间,这种得天独厚的宽松自由,也令其他工薪阶层的人艳羡不已。
4、求学读书花费少。1998年高校并轨招生后,各类大学的学费标准逐年上升。目前,一名在校大学生的年均消费至少一万元。这对于许多贫寒家庭来说,已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在有些地方,孩子上大学已经成为家庭重新致贫的主要原因。师范院校从2003起,虽然也开始全面收费,但与其他院校相比,学费普遍要低廉得多,一般是非师范院校的1/3左右,有的师范院校甚至免收学费,如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考生报考师范院校的热情。特别是自2007年开始,国家对教育部所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更是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批优秀学子的争相报考,使本来就招生喜人的重点师范大学锦上添花。
就业之忧
有进口就得有出口,在师范院校招生呈现喜人情景的同时,各地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却不容乐观。
以辽宁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原锦州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等四所师范院校每年毕业人数为五千余人,而能端上教师饭碗的毕业生不足10%,大部分学生只能到农村中小学当代课教师,另有一部分学生则干脆到外地各类中小企业打工,从事非教育职业。
在河北,一所四年前刚升本的地方师范院校举行首届本科毕业生双选会。为此,学校做了充分的会前准备工作,向周边许多学校和教育局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函。没想到,会议开幕的当天,绝大部分被邀单位没有光临,众多的学生与零星的展台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奈之下,学校只好再次紧急致电,恳请被邀单位“友情出场”,招不招人先捧个场,而且食宿交通一律给予报销。次日,一些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的人事部门倒是到场了,但是,他们的回答却给莘莘学子们兜头浇了一瓢凉水:“不是我们不想要你,而是上边有规定,如果有指标的话,只能招聘重点大学的本科生。”
在杭州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招聘会上,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前来设摊,不过小学、初中占了绝大多数,幼儿园有三五家,高中学校则绝了迹。即便这样,各个招聘学校前还是被学生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师范生的就业竞争明显激烈了许多,有些甚至要几十个人争抢一个岗位。一个摊位前有十几个人排队,往往是墙上招人启事上写着只招两三个人,但招聘台上却有厚厚一摞简历。杭州一所小学只招一名音乐老师和一名体育老师,可是应聘的超过50人。“这些简历都是初步符合要求的,一般都是专业对口。还有很多专业不对口的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