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民族主义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度民族主义题

3、2005年民族主义题;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商朝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变化:从崇拜鬼神到重视人事、人的价值。(或者人的作用的提高和神的作用的降低)(4分) 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认识 自然的水平提高;奴隶、平民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加速了商朝、西周的灭亡,人民群 众在政权更替过程中作用加大。总之,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4分) (2)材料二提到的“王权主义”的思想在战国、西汉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 例说明,(4分)并简述各自产生的政治背景。(4分)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政治背景:频繁的战争导致了集权、独裁,促进了君主专制的形成。(4分)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政治背景: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4分) (3)材料三中的“一层奇怪的色彩”是指什么?(2分)“一层共同的纱幕”又是指什么?(2分) 为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4分) “一层奇怪的色彩”是指人文主义,(2分)“一层共同的纱幕”是指封建神学,(2分)因为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反对封建神学的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人文主义的历史作用。(8分) 积极作用:推动了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教育以及经济的发展。(4分) 消极作用: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导致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个 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4分);4、2005年、2006年民族关系;5、2004年科学技术的作用;18、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始于电成为信息载体。19世纪晚期,实际可用的 发电机问世,其科学依据主要是 A、天然磁石性质的研究 B、电流的磁效应现象的发现 C、电磁感应现象的揭示 D、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证实 19、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工业社会迈向了信息社会。促成这一转变的技术 因素主要是 A、无线电话的发明与普及 B、无线电报的成功与推广 C、原子能技术的迅速发展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6、2004年、2006年一体化;2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其间由经济一体化走向 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标志是 A、欧洲原子能联营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联盟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经济全球化是 ①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②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侵略 ③经济区域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④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物质条件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二、社会热点问题 ;材料一 清代官方的人口统计;材料二 “本朝顺治初,良田不过二三两。康熙年间长至四五两不等。雍正间,仍复顺治初价值。至乾隆初年,田价渐长。然余五六岁时(乾隆三十年左右),亦不过七八两,上者十余两。今阅五十年(嘉庆二十年),竟长至五十余两矣。” ——钱泳(1759—1844):《履园丛话》卷1《旧闻·田价》 材料三 据同治《房县志》卷4《赋役》和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6载,在内地山区地带(主要是川陕楚交边山区、湘鄂西山区、湘南山区、皖南山区、湘赣边山区及闽浙赣交边山区),由于流民的大量涌入,已是“老林无多”,“山渐为童”。又据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道咸同光奏议》卷29)载, “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漫,田禾淹没,岁屡不登。至于水遇晴而易涸,旱年之灌溉无由,山有石而无泥。” 材料四 “今天下之患,在人满……。人满故贫,……民安其乡不足自存活,是故强者肆桀骜,弱者习狡诈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