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的论文.doc
浅谈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校园语言暴力心理分析心理健康
【论文内容提要】校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和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层次剖析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人们对校园生活中的同伴暴力、体罚等暴力行为深恶痛绝,然而有一类无形的暴力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2004年3月,“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了“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其中“语言伤害”以高达81.45%的比例列居首位,“同伴暴力”、“运动伤害”居第二和第三。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语言暴力”的重视。何谓“语言暴力”?它是指诉诸于口头或者书面的语言暴力行为。比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直接或间接对学生使用谩骂、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口头语言暴力现象则更为普遍,如“笨蛋”、“傻瓜”、“没有出息”等语言。近日.有记者就此对厦门市两所小学的120多名六年级学生及相关人士调查采访,发现“语言暴力”确实已经伤害了许多孩子。老师的冷言冷语、家长的厉声呵斥、同伴的闲言碎语,就如同插在幼小心灵上的一把把无情的尖刀,悄然无声地带来了无法治愈的伤口。本文试图通过对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为减少乃至杜绝校园“语言暴力”提出一些建议。
一、“语言暴力”受害学生的心理分析
案例1:2004年4月,重庆市渝中区初三女生丁某因为上学迟到,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其间班主任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赤裸裸地贬损丁某:“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cOm”丁某遭此侮辱,一时想不开,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
案例2: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位优秀学生明明(化名),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当选为小队长。但由于他的好朋友丽丽(化名)当上了班长,他就遭到了妈妈“连女的都不如!”的训斥,同学们也拿这件事笑话他。结果,一对本来很要好的小伙伴从此不再说话,他更是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案例3:小涛个头高,人长得靓。但从初三开始。他的脸上长满了粉刺,同学们喊他“麻瓜”,刚开始还只是几个同学开玩笑,后来所有同学都开始喊,连女同学也这样叫。每次被喊“麻瓜”,小涛虽然不吭声,但心里都不好受。一天早上,他突然跟母亲说,自己长得难看,体毛很长,要妈妈带去脱毛。还说自己鼻梁上有疤痕,要妈妈带他去北京整容。以后,小涛常低着头,掩着鼻子,不敢抬头看人,不打篮球,后来不愿上学,最后连家门都不愿意出了。上面几个活生生的案例足以让我们看到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语言暴力”对孩子心灵的巨大杀伤力了。“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学生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还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恶果。可以说“语言暴力”是残害学生心灵的“凶手”。
据许多临床心理医生的总结,家长、老师或同伴侮辱性的语言是对孩子心灵杀伤力最大的软暴力。受到“语言暴力”伤害的学生,首先容易出现成绩下降、失眠、心跳加快、情绪不稳等表现,随即就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症状,再接下来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相比成人,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思想单纯,心理敏感,感情脆弱。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和苦头。因此,往往大人感觉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有可能对青少年造成重大伤害。严重时甚至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当一个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有了一种自觉的意识,有了一种自尊的感觉时,会慢慢筑起一道心理的防线,去保护自己那脆弱的心灵;而一旦这脆弱的心灵受到了有意还是无意的侵扰与冒犯,就很有可能变得尴尬窘迫、自我封闭、痛苦无助及至心灰意冷。最后是。哀莫大于心死”,再也提不起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了,久之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皆渴望得到他人对自我的爱护与肯定。特别是得到自己生活中重要人物(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逐步增强,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与同伴和老师的交往,对他们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青少年在团体中获得肯定、尊重,可以帮助他们肯定自我的价值。满足自我肯定的需要;面对缺点错误,他们需要的是师长的中肯批评和循循善诱,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恶语相向。
二、“语言暴力”肇事者的心理分析
事例1:据一位王女士反映,她的孩子属于顽皮和自尊型,并非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有一次孩子上课做小动作,被老师当场严厉训斥:“像你这样的小孩就不配来上课!”从此以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乳牙不锈钢预成冠对儿童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及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pdf VIP
- 大陆高考与华侨港澳台联考的比较.doc VIP
- 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三(2022版)含答案.docx VIP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流程.doc VIP
- 无人机森林消防技术:森林资源与森林防火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 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学堂在线 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4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DB23 148-2017 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