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_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散文5单元写作规划四(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单 元 写 作 规 划 (四)
表达交流·增加文化内涵;有人说:文章似水,经过了文字、句子、结构、技法雕琢的文章是文句顺畅的水样文章。的确,佳作如陈酿,能给读者以愉悦、以陶醉。而提高文化品位是文章由淡而醇的重要途径。
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走进经典之作,尤其是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名流的精神世界;亲其人,爱其文,去感受这些名流博大的情怀,感受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感受传统思想中蕴涵的大智慧。
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体现文化内涵呢?;1.典故运用
典故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词句或故事。我们又可以这样解释:典故,就是把一段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压缩成为一个句子或词组。
一般地说,每个典故都有一个故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就包含着一个典故。据《史记》记载:云中郡守魏尚是抵御匈奴的良将,因上报杀敌数字较实际多六人,被削职。冯唐向魏文帝提建议,认为处罚太重。文帝接受了冯唐的建议,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其云中郡守的职务。苏轼借用这个故事,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作文中,我们如果适当地运用典故,自然会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2.化用名句
化用不是简单的引用,它要分析出援引的诗文名句中所蕴含的意境或哲理。如: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这位考生的作文分别化用了姜夔的“波心荡,冷月无声”、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诗文名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3.历史再现
历史是厚重的,不仅仅因为它代表了过去,还因为它包孕着文化因素。在作文中适当使用历史素材也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民族之魂——汉语》,文章的第一个段落集中论述汉语的独特魅力,在与楼兰古国、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明的鲜明对比中,衬托出汉语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点明其历久不衰的原因。请看: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4.名人助阵
历史文化名人就是文化的符号,在作文中让他们为我们服务自然效果更佳。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用爱换真情》,对命题人所给材料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得出“要学会自尊,学会关爱,学会用爱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人”的结论,为了阐述观点,作者用了司马迁的例子。
当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提高作文文化品位的不二法门。如果我们能在复习备考中重视作文文化内涵的展示,并辅以恰当的方法,我想,佳作一定会不断涌现的。;在问中感悟
如果人生只有匆匆步履,只有随波逐流,忽略了问,那么也许便失去了问中的坚强不屈,问后的清醒释然,人生也许会变得平淡乏味。在问中感悟生命的一波一折。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昔日这一问惊天地,泣鬼神。一个氓隶之人竟能发出这般气壮山河的呼喊!他不是普通的佣耕之人,终日只知道劳作,从来不会问天问地问自己“为何如此辛苦,如此贫穷”。而他,陈涉,有着鸿鹄之志,他不相信自己只能在贫穷中了此一生,更不相信自己只能跪在天子脚下仰望龙颜!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么?这是强者永不屈服的问。凭借这一问,他竟使整个秦王朝崩溃!②
复驾言兮焉求?;饮酒赏菊的诗人一边歌唱着“归去来兮”,一边发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长叹。这一问中夹杂着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是苦闷,但更是开拓。虽然没有了昔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的雄心壮志,但诗人通过这一问,坚定了他归隐田园的决心,既然现实无可寻,他便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从此,诗人便不再忧伤,不再怨恨,只是在绿柳与菊香中悠然体会着生命本身的喜悦……③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④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哀愁的林妹妹面对飘零的花瓣问了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何其伤感,何其悲凉。这一问夹杂着她对自己的迷失!天地之大,我却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究竟哪里才是我的容身之地呢?想到这里,她泪落如雨了,在眼泪中她渐渐找到了自我,她应为爱而活!就这样她执着着自己的爱情,永不放弃,只到泪枯而逝……
她在问中迷失,然后清醒地找到了爱的意义……⑤
在问中感悟,在平庸度日时,在苦闷迷失时,停下来问自己的心,找到新的支点,重新起程!⑥; 点评:这篇散文以“感悟”贯穿全篇,陈涉“永不屈服”的问中悟,陶渊明的“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的问中悟,林黛玉的“迷失自我”的问中悟,表达出作者“在问中感悟”的观点。文中感情真挚热烈,让人动情,是篇不可
文档评论(0)